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
看儿调小象,打鼓放新船。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
又逢衰蹇老,相问莫知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异域生活的画面,其中包含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蛮族地区的一些特有景象,如调教小象、打鼓放新船等,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家园的渴望和依恋。"铜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许是蛮族地区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主人公对远方故土的情感。
接着,"看儿调小象,打鼓放新船" 描述了诗人观察到的当地生活片段。小象在这里成为了蛮族生活的一部分,而打鼓则可能是某种庆典或者日常活动的信号,这些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异域风情之中。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蛮地的一种放松与劳作交织的情景。"神树"可能是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树木,而"瘴烟"则可能指的是田间劳作时所产生的烟雾。这两者都暗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又逢衰蹇老,相问莫知年" 这两句诗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衰蹇老"形容的是年迈之人,而"相问莫知年"则表明了人们对于年龄的不确定性,也隐含着对生命时光无法把握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异域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和对世界的观察。它不仅是对蛮族地区风俗习惯的一种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石田虞芮接,种树白云阴。
穴闭神踪古,河流禹凿深。
樵人应满郭,仙鸟几巢林。
此会偏相语,曾供雪夜吟。
殿中日相命,开尊话旧时。
馀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
林静寒光远,天阴曙色迟。
今夕复何夕,人谒去难追。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
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
却想羲轩氏,无人尚战功。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