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和时代环境的感慨。首联“少年何事负初心,桐尾烧焦难望琴”以桐尾比喻自己的才华或理想,如同被烧焦的桐尾一般,难以再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暗示了诗人年轻时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颔联“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则进一步说明尽管他有过惊世骇俗的文章,但如今却鲜有人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题桥每念相如志,抱膝时为梁甫吟”引用了司马相如题桥和诸葛亮抱膝吟唱《梁甫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志向,不改初衷的决心。尾联“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则在肯定当前的时代背景(“圣明千载运”)下,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时代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