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澹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不认识去往阳关的道路,最近才跟随定远侯远征。
黄沙弥漫,春色被阻断,边疆的号角声激起忧愁。
在瀚海中度过漫长岁月,交河从边塞流出。
必须让外国使者知道,我们有饮月氏(古国名)头颅的勇气。

注释

不识:不知道,没走过。
阳关:古代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定远侯:指汉朝的李广利,他曾率军远征西域。
黄云:这里指黄沙,象征边疆的荒凉。
春色:春天的景色,象征和平与生机。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传递信号或报警。
边愁:边疆的忧愁,指战争带来的痛苦。
瀚海:古代对蒙古高原和新疆地区广大沙漠、戈壁的称呼。
交河:古代西域的河流,位于今吐鲁番附近。
出塞:出边塞,指远离中原的边疆地区。
流:流淌,这里指河流的流动。
外国使:外国的使者,可能指来往的商人或外交人员。
饮月氏头:象征性的说法,表示对敌人的威慑,表明有战胜强敌的决心。
月氏:古国名,位于中亚地区,后迁至敦煌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边塞壮丽景色的描绘。首句“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通过对比式的开头,即刻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之苦与边疆征战之远的无奈感受。“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中的“黄云”和“画角”生动地描绘出边塞的壮阔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片“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王维在边塞题材上的独到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孙二

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

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

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