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潘伯脩的《石龟潭》诗,以石龟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悲惨而富有深意的画面。
诗中首先描述了石龟潭清澈见底,斑驳的鱼儿游弋其中的景象。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潭中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因病困乏,无奈之下将年幼的孩子抛弃在了潭边。这些孩子不忍心离开,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水中与饥饿抗争。尽管他们发出凄厉的呼喊,但现实的残酷并未因此改变。
故事中的孩子们虽然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但他们留下的灵魂并未消散。这些灵魂化作了飞舞的虫子,栖息在树木之上,或是成为了夜间的动物如豹和枭。然而,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对孩子的爱与思念,化为了对这些灵魂的呼唤,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团聚,共享春天的温暖与欢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人世间对于亲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它不仅是一首哀婉的叙事诗,更蕴含着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