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月朗风清楼扁

宸藻章云汉,星楼接太虚。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

宁知丹凤使,重表卧龙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御笔题写的“月朗风清楼”匾额的壮观景象与深远意境。诗人林大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宏伟与庄严,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首句“宸藻章云汉”,以“宸藻”比喻皇帝的文采如同星辰般璀璨,将皇帝的御笔比作天上的文字,形象地表达了对皇帝文治武功的高度赞誉。接着,“星楼接太虚”则进一步描绘了楼阁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仿佛楼阁直入云端,与宇宙相接,展现出楼阁的高耸与宏伟。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两句,既赞美了楼阁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又暗示了楼内藏有珍贵的文物和书籍,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汉字书写,还有各种字体,甚至可能包括象形文字(麟书),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则表达了对皇帝赐予的荣誉与恩典的极度重视,将之比作珍贵的金箱和玉册,强调了这份恩赐的价值与意义。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暗喻着美好的时光与荣耀如同虞舜时期的薰风和汉代的璧玉一般,自然降临,持续不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则描绘了楼阁周围环境的清新与美丽,以及其与周边宫殿相互辉映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楼阁作为皇家建筑群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最后,“宁知丹凤使,重表卧龙居”以“丹凤使”和“卧龙居”为喻,分别指代使者和隐士,表达了对楼阁不仅是皇家的象征,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聚集之地的深刻理解,同时暗示了楼阁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智慧与秘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皇家建筑的雄伟与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敬仰,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台晓雪图赠萧侍御

天际六花飞,空山乱鸟稀。

轻沾梁苑席,细洒洛城扉。

玉马祥初见,铜驼气渐微。

袁生何处卧,王子此时归。

对月怀青女,因风想宓妃。

徘徊怜霰集,珍重托霜威。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赋得边马有归心

血汗洒金微,丹心恋玉畿。

主恩深国士,客阵仗天威。

敢谓河精出,真乘星将飞。

赤松闻庙略,白羽识兵机。

夜夜胡笳发,年年塞草肥。

杀身那足论,愿裹伏波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嵣山图为张别驾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送董太常得赐还上海

礼乐看方改,天人策并论。

趋朝重青秩,还第宠殊恩。

壮志终麟阁,幽期且鹿门。

花明内史宅,云拥奉常轩。

湖海知龙卧,岩廊想骏奔。

何年徵贾傅,此日送陈蕃。

献赋人同病,孤吟客自存。

徒怀与书籍,空忝问词源。

夜起银河迥,秋悲玉露繁。

图南如可料,应过董生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