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洗出新春月。正竹架松棚,逼近上元佳节。

巷陌笙歌香暗度,望见高楼残雪。

启绣户、藏灯重叠。

提出锦箱银烛换,碧玲珑、齐挂雕梁铁。

斗柄转,众星列。玉堂绮宴琉璃澈。

乍举头、瑶天朗净,低通藻棁。

漏箭不催金吾醉,侍女频添鸡舌。

且一任、兰膏明灭。

未过传柑三五夜,尽灯花、开个同心结。

初试起、水晶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其意境深远,描绘了一幅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

首句“洗出新春月”,以“洗”字生动地描绘了新月的清新与明亮,仿佛是春日的洗礼,预示着新的开始。接着,“正竹架松棚,逼近上元佳节”,点明了时间背景,竹架松棚的布置,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巷陌笙歌香暗度,望见高楼残雪”,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远处的笙歌声与香气飘散在空气中,高楼上的残雪则增添了几分静谧与雅致。

“启绣户、藏灯重叠。提出锦箱银烛换,碧玲珑、齐挂雕梁铁”,这一段详细描绘了室内装饰的华丽与精致,绣户开启,藏灯重叠,锦箱中的银烛替换,碧色的灯笼挂在雕梁之上,营造出一种华贵而神秘的氛围。

“斗柄转,众星列。玉堂绮宴琉璃澈”,斗转星移,宴会的场景如同玉堂般高雅,琉璃的光亮清澈透明,映照出宴会的辉煌与庄重。

“乍举头、瑶天朗净,低通藻棁”,抬头望去,瑶天朗净,光线透过藻棁(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构件),展现出一种空灵与纯净之美。

“漏箭不催金吾醉,侍女频添鸡舌”,时间缓缓流逝,宴会中的宾客沉浸在欢乐之中,侍女频繁地添加香料,为宴会增添了一抹温馨与浪漫。

“且一任、兰膏明灭”,兰膏的光芒时明时灭,为宴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未过传柑三五夜,尽灯花、开个同心结”,在传柑的游戏中,灯花绽放,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初试起、水晶热”,宴会结束,人们带着满足与喜悦的心情离开,留下的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以及人们在节日中欢聚一堂的温馨与和谐,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

新正月半。皓影连云汉。

偏闹六街灯火,好月无人看。喧阗箫鼓乱。

旦旦如何旦。归坐小山梅下,香茗几人清玩。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押[翰]韵

传言玉女

巷陌如云,尽是冶游儿女。斜阳初下,看烟含苍屿。

银蟾皎洁,第一团圞时序。漫寻良友,且斟芳醑。

满院梅花,竹兼松、对蜡炬。岁寒三友,胜广寒仙侣。

家童报道,门外烧灯如许。冁然点首,擎杯无语。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玉漏迟

姮娥清镜满,良宵偏称,烧灯为寿。

到处笙歌,五夜明如白昼。

火树星桥不断,更宝马香车驰骤。真辐臻。

贫家隘巷,下机抛绣。

何如试鼓狂生,著单绞岑牟,扬搥恐后。

三弄渔阳,四座尽倾节奏。

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听玉漏。

低徊汉书时候。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河传

上元风雨。补天何处。一街春水。

玉楼深,宴设洞庭柑子。窗明灯影里。

山棚湿透殷红紫。羞簪珥。闲杀寻灯履。广寒宫。

云影中。空濛。无桥驾彩虹。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