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九)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领血。

凭君子细看,我亦难分雪。

耕者耕未已,种者种不歇。

目望九霄云,谁顾三伏热。

秋收政其时,全在要精洁。

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词绝。

暗室不可欺,吃水也防噎。

上人饱法味,道眼能昭彻。

归来满钵香,坐断水云舌。

金毛恣翻踯,异兽潜深穴。

栗棘金刚圈,略不通水泄。

百草头边著眼看,七星用处当风截。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翻译

一颗红米饭,几点牛颈血。
请君子仔细分辨,连我也难以辨认这是雪。
农夫耕作不停歇,播种者忙碌无暇休息。
抬头望向高空云层,又有谁关心这三伏酷暑。
秋天收获正当其时,关键在于精细清洁。
升斗之量公平分配,我们的话语至此中断。
即使在暗室中也不可欺诈,饮水也要防噎。
修行之人饱尝佛法,洞察力清澈如镜。
归来时满钵饭菜香,品味如断水云般纯净。
金毛动物狂奔,奇异野兽藏于深穴。
坚硬如栗棘的金刚圈,滴水不漏。
看待万物要从百草开始,七星的作用在于截断风势。

注释

红稻饭:红色的稻米。
牛领血:牛颈上的血点。
君子:有德行的人。
雪:可能是比喻,也可能指真正的雪。
耕者:农夫。
种者:播种者。
九霄云:高高的天空。
三伏热:夏季最热的时候。
要:关键。
精洁:精细且洁净。
升合:升斗。
平分:平均分配。
暗室:暗处。
吃水:饮水。
上人:修行高人。
昭彻:清晰明白。
满钵香:满碗香气。
水云舌:形容舌尖清甜。
金毛:金色皮毛的动物。
异兽:奇异的野兽。
栗棘:比喻坚固。
金刚圈:象征坚韧。
百草:各种植物。
七星:星象或某种工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三十九首,以日常农事为题材,寓含深刻的禅意。诗人通过描述一粒红稻饭和几滴牛血的细节,引发对生活艰辛与公正的思考。他强调耕种者的辛勤劳动,以及对丰收时节的期待,同时指出公平分配的重要性,"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词绝"。

诗中还借用水的比喻,"暗室不可欺,吃水也防噎",告诫人们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正直,不做亏心事。修行之人应如上人般,内心充满佛法的纯净,"饱法味,道眼能昭彻",品味生活的真谛。

最后,诗人以动物和自然景象作结,"金毛恣翻踯,异兽潜深穴"象征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纷扰的对比,"栗棘金刚圈,略不通水泄"则表达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活的洞察和对道德的坚守。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五)

弯弯初生如櫜弓,团团次第漾悬镜。

人间起舞争清辉,影落秋江验邪正。

圆也缺也乌足论,体也用也谁能分。

潦倒南泉没碑记,夜随流水绕孤村。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六)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

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

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

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嚇闾阎,鼓荡流俗。

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

彼上人者,难继高躅。

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

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

形式: 偈颂

寄超然居士

瀫水一言亲领略,桐城千里重相闻。

节角誵讹斩新句,不知居士与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寄㑃堂仁和尚

一击当机,千圣莫窥。佩无文印,著粪扫衣。

踞魔王殿,开邪见扉。说禅说道,恶口臊齿。

论心论性,撒屎撒尿。牵犁上树,拗折称锤。

抗戾佛祖,倒行逆施。不是㑃堂,更是阿谁。

曲罢酒阑人不会,断肠依旧画娥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