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书院(其一)

寻幽郊外到桃溪,翠荻垂萝景物齐。

瀛海有人摇采笔,气吞云梦跨虹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探访桃溪书院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豪迈的人文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首句“寻幽郊外到桃溪”,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他深入幽静的郊野,最终来到了桃溪。这里的“幽”字,不仅指出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桃溪书院可能隐藏于自然之中,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

接着,“翠荻垂萝景物齐”一句,以“翠荻”和“垂萝”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生动地描绘了桃溪周围的植被丰富、生机勃勃的景象。翠绿的芦苇随风轻摆,藤蔓垂挂,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自然画卷。

“瀛海有人摇采笔,气吞云梦跨虹霓”两句,则将笔触转向了书院中的人物。诗人想象着在广阔的瀛海上,有人正在挥洒笔墨,创作不朽之作。这里的“气吞云梦跨虹霓”不仅形容了文人的才华横溢,更表达了他们超越凡尘、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云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虹霓,则是彩虹,代表着色彩斑斓的理想世界。整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文人在知识海洋中自由翱翔、追求卓越的豪情壮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文精神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充满诗意又富有哲思的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知识、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5)

邓允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溪书院(其二)

洞口桃花下碧池,淩云赋就及当时。

甘棠仰止垂高荫,文运新兴政在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桃溪书院(其三)

胜地桃溪敞陌头,南山佳气蔼亭楼。

风传竹韵笙簧奏,波漾霞光锦绣浮。

豹变泽文看紫雾,仙才丛桂想千秋。

地灵自是人多杰,蹊下芳名万古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阴那题壁

潘僧坐化已千年,洞口云封隔世缘。

曲径通幽留鹤迹,石桥流水似龙涎。

参禅翠柏老栖鹘,学语胡孙下种田。

五指峰头饶独坐,拈将花片问天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相公邮亭

樵歌牧唱几欢喧,尽道名臣昔驻轩。

剑阁雨铃悲蜀道,曲江风度忆开元。

幽亭芳草人千古,白日重阳酒一樽。

金镜当年曾上录,至今遗照遍乡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