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广教寺东轩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谁会在晚年寻找隐居之地,只想和如来佛祖共享同一片山丘。
清高的读书人不多,但他们自然闲适,即使地位不高也风度翩翩。
需要一个安静的茅屋来休憩,建成它只为了品茗赏景。
悠闲地欣赏林间的春笋生长,可惜没有更多的地方深入探索幽静之处。

注释

老境:晚年。
菟裘:古代隐士的居所。
瞿昙:对佛陀的尊称。
青士:指清高有学问的人。
紫君:紫色象征高贵,这里可能指地位不高但有风度的人。
茅宇:简陋的草屋。
茗瓯:茶杯,这里指品茗。
番笋:春季新发的竹笋。
通幽:深入幽静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寓广教寺东轩》。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寂生活的追求。他想象自己在广教寺的东轩中,寻找一处安静的居所,希望能与佛家的瞿昙(可能指佛陀)共享清修的生活。诗人赞赏青士(意为清雅之士)的淡泊和自在,即使居处简陋也能自得其乐。他强调了品茗的乐趣,认为茅屋和茗瓯足以带来内心的宁静。最后,他欣赏着林间的新生竹笋,遗憾的是没有更多的隐秘之地可以深入探索。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寓广教僧寺

似病元非病,求闲方得闲。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雨润梅黄后,风薰麦秀初。

不持新茗碗,空枉故人书。

顾渚琼糜似,闽溪玉食馀。

吾宗重盟好,并以遗闲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曾宏甫分饷洞庭柑

黄柑送似得尝新,坐我松江震泽滨。

想见霜林三百颗,梦成罗帕一双珍。

流泉喷雾真宜酒,带叶连枝绝可人。

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远山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