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
砻琢已曾经敏手,研磨终见透坚心。
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画爱好者在挑选并打磨一块碧溪砚的过程。诗中“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表达了对优质砚料的渴望和珍视,以及愿意花费重金去获取它。接下来的“砻琢已曾经敏手,研磨终见透坚心”则写出了打磨过程中对细节的关注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中,诗人表达了经过精心布局后,这块砚石无论是用来书写还是作为装饰,都能展现出其独特之处,不会被轻易改变。
最后,“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则暗示了诗人对这块砚的珍视和保护,以及在闲暇时光中享受书写带来的乐趣,并与懂得其价值之人的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书法用具的尊重以及艺术创作的热爱。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
有人收拾应如玉,无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
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
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
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
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
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