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
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
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
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兄弟聚会,氛围轻松愉悦。开篇“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家族团聚的期待。其中,“潇湘”通常指的是湖南一带,以美丽的风光著称,这里用来形容兄弟间共游之地;“宗社”则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引申为家庭、族群的象征。
接下来的“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两句,则具体表达了兄弟之间共同出游的情景。他们在大自然中探寻美好事物,无论是风景还是灵感,都被他们所捕捉并带回。这里的“幽奇”意指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妙之处,显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发现。
第三句“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转换了情绪,从游玩转向艺术创作。诗人倡导应该追求高雅的艺术表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或是已经失去活力的东西(“寒灰”)。“只应求妙唱”强调了对艺术追求卓越的态度。
最后两句“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则展示了一种自信和骄傲的情感。诗人回到自己的国家或故土之后,只愿意展现自己非凡的才能,而不是平庸无奇的事物。这既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成就的自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兄弟之间的欢聚和共同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珍视美好时光的人生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
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摺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
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鬓,便向云霄换好名。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经年乞食过,昨日谏臣来。
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识鸟迹,重叠在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