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先辈昆弟游湘中回各见示新诗

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

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

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

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湖南风光独特异彩纷呈,祖庙古迹久久徘徊其间。
兄弟结伴同游而去,把所有隐秘奇景都一一探寻采集。
本当只为寻求绝妙诗篇,怎奈何只能展现给那冷却的灰烬。
他日带回繁华京都,只展示给世人非凡的才华。

注释

潇湘:湖南的别称,此处代指湖南地区,以其风景秀丽著称。
宗社:宗庙和社稷,这里特指古代的祠庙或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代表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裴回:徘徊,指留连、逗留之意,形容人或心神在某处停留不去。
兄弟:字面意思为同胞兄弟,这里泛指一同出游的亲朋好友。
同游:一起游玩,共同探索。
幽奇:幽静而奇特的景观,指少有人知的美丽景色。
采来:搜集、采集,这里指收集灵感或美景入诗。
只应:本当,应该只是。
妙唱:美妙的诗歌或歌咏,这里指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何以:怎能,为什么用来。
寒灰:冷却的灰烬,比喻冷漠的心境或没有反应的听众。
上国:指京城、国都,相对于地方而言的文化政治中心。
携归:带回来,指从外地回到故乡或重要的地方。
不世才:非凡的才能,一世难见的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兄弟聚会,氛围轻松愉悦。开篇“潇湘多胜异,宗社久裴回”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家族团聚的期待。其中,“潇湘”通常指的是湖南一带,以美丽的风光著称,这里用来形容兄弟间共游之地;“宗社”则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引申为家庭、族群的象征。

接下来的“兄弟同游去,幽奇尽采来”两句,则具体表达了兄弟之间共同出游的情景。他们在大自然中探寻美好事物,无论是风景还是灵感,都被他们所捕捉并带回。这里的“幽奇”意指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妙之处,显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发现。

第三句“只应求妙唱,何以示寒灰”,转换了情绪,从游玩转向艺术创作。诗人倡导应该追求高雅的艺术表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或是已经失去活力的东西(“寒灰”)。“只应求妙唱”强调了对艺术追求卓越的态度。

最后两句“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则展示了一种自信和骄傲的情感。诗人回到自己的国家或故土之后,只愿意展现自己非凡的才能,而不是平庸无奇的事物。这既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成就的自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兄弟之间的欢聚和共同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珍视美好时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王先辈寄毡

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

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摺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

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鬓,便向云霄换好名。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谢王拾遗见访兼寄篇什

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经年乞食过,昨日谏臣来。

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识鸟迹,重叠在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