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任才仲画两首(其二)

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

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

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前年我和孙子,一同成为南山的旅人。
月光下树影婆娑,山涧边怪石嶙峋。
在古老的苔藓上题诗,风吹过时,帽子被吹落三次。
尽管孙子未能同游,但笔端仍记着过去的时光。

注释

前年:指过去的一段时间。
孙子:指诗人的孙子。
南山客:寓居南山的人。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偃蹇:形容石头高耸或倾斜。
涧边石:山涧旁边的石头。
赋诗:写诗。
古藓:古老的苔藓。
脱帻:摘下头巾。
任子:指孙子。
不同游:没有一起出游。
畴昔:过去,昔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跋任才仲画两首(其二)》。诗中,诗人回忆了前年与孙子一同游览南山的经历,月光下的树木枝叶繁茂,山涧边的石头姿态奇特。他们曾在苔藓斑驳的古迹旁赋诗,甚至在创作的激情中,连帽子都忘记摘下。诗人感叹孙子未能一同游历,但那份共同的美好时光和创作记忆仍留在笔端。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与孙子共享的诗意生活,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蒙示涉汝诗次韵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

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

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

烟涵翠縠润,月照金波委。

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

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

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

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

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

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

明当蹑公迹,佳处不待指。

会逢白沙渚,我舍真可徙。

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

形式: 古风

蒙示黄礀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彷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馀波,本来非俗物。

形式: 古风

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

先生明经今蔡义,念佛仍师大势至。

食菜不待周颙书,要断贪杀兼自卫。

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

先生种福我无祸,成佛定是同功人。

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

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

形式: 古风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韵再成一章非独助家弟称谢区区少褒之使进学焉亦师席善诱之意也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釐。

子不见刘协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