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李俊民所作,名为《承二公宠和复用元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脱却朝衫著纻麻”,描绘了诗人卸下官袍,换上轻便的麻质衣物,暗示他已厌倦官场生活,追求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残年犹复梦京华”一句,透露出诗人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对京城的眷恋与怀念,或许是对过往官场生涯的留恋。
“世情共指鹿为马,天意反教龙作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混乱与扭曲。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而真正的正义与美好却被忽视或扭曲。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白发不公人易老,青山有素恨无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青山则代表着诗人内心对宁静、纯净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人生苦短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最后,“那禁送别东郊外,满目离离溅泪花”以送别场景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伤感与泪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也暗含了对人生离合、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的反思、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