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二公宠和复用元韵(其一)

脱却朝衫著纻麻,残年犹复梦京华。

世情共指鹿为马,天意反教龙作蛇。

白发不公人易老,青山有素恨无涯。

那禁送别东郊外,满目离离溅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李俊民所作,名为《承二公宠和复用元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脱却朝衫著纻麻”,描绘了诗人卸下官袍,换上轻便的麻质衣物,暗示他已厌倦官场生活,追求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残年犹复梦京华”一句,透露出诗人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对京城的眷恋与怀念,或许是对过往官场生涯的留恋。

“世情共指鹿为马,天意反教龙作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混乱与扭曲。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而真正的正义与美好却被忽视或扭曲。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白发不公人易老,青山有素恨无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青山则代表着诗人内心对宁静、纯净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人生苦短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最后,“那禁送别东郊外,满目离离溅泪花”以送别场景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伤感与泪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也暗含了对人生离合、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的反思、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承二公宠和复用元韵(其二)

有客衡从说蓺麻,要教身后见西华。

若为养得能言鸭,未解除他引睡蛇。

归去稍知闲气味,荒唐犹种老生涯。

眼前浮世凭谁问,独倚东风看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午偶题

龙钟叹我百年身,几见山城节物新。

水荇长如牵翠带,石榴半似蹙红巾。

可怜今日依刘客,便是当时吊屈人。

谁道南来风解愠,试从比屋问吾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

白头不柰隙驹催,惯饮屠酥醉后杯。

百岁无多偏昼短,一年将尽又春来。

东君得地权终在,北斗随天柄已回。

造物却还真宰手,众人今后试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参谋李舜举(其一)

平步青云感遇初,试看倾盖气何如。

橘皮应笑陈人榜,隽永争谈辩士书。

梦鹿果能谁得鹿,知鱼未必子非鱼。

青山马上多诗句,北斗以南名不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