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寄王震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享受。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基调,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早晨山谷中清新的景象。这里的“山气”指的是山林间清新的空气,而“溪流”则是山间潺潺的小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清澈。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诗人在这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行为选择。“远心”意味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何处惬”则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安放这种心情的地方。“闲棹”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行走状态。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景色,也加深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丛桂”指的是茂密的桂树,而“林间待”则是诗人在这片美丽环境中停留下来。“群鸥”即成群的水鸟,“水上迎”展现出它们在水面上活跃,似乎也在欢迎诗人的到来。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徒然适我愿”意味着这种自然中的生活完全符合诗人的意愿,而“幽独为谁情”则是在询问这样的隐逸生活是为了哪种情怀。这里的“幽独”是一种精神状态,即在世俗之外寻求一种超脱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色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酬王六寒朝见诒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澧阳韦明府

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与生公游石窟山

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

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跻险搆灵室,诡制非人功。

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

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

咄咄共携手,泠然且驭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