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恩楼为王宗勋赋

萱草生北堂,朝见夕已萎。

慈乌返故巢,鸣声一何哀。

感此时物喧,悠然动遐思。

况当慈母没,缅怀耿嗟咨。

赤子将入井,安能悟乖离。

营营愿襁褓,依依眷孩提。

周全乳哺艰,三年免于怀。

宵缝念儿寒,晨炊畏儿饥。

游子日已远,母心增伤悲。

殷勤二十载,为子有室家。

奈何白日晚,流光忽西驰。

明月照高楼,疏棂起凉飔。

徬徨中夜长,俯叹泪交颐。

慨彼泉下人,相见未有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怀恩楼为王宗勋赋》,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以萱草和慈乌的形象开篇,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萱草象征着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慈乌则代表了子女对母亲的依恋与哀思。通过“萱草生北堂,朝见夕已萎”和“慈乌返故巢,鸣声一何哀”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母亲早逝的深切哀痛。

接着,诗人通过“感此时物喧,悠然动遐思”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况当慈母没,缅怀耿嗟咨”一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诗人以“赤子将入井,安能悟乖离”比喻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分离,表达了对母亲去世后无法再得到其关爱的遗憾。随后,诗人回忆了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如“营营愿襁褓,依依眷孩提”,“周全乳哺艰,三年免于怀”,“宵缝念儿寒,晨炊畏儿饥”。

最后,诗人感叹母亲辛劳一生,只为子女的幸福,却未能亲眼见证子女成家立业,表达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殷勤二十载,为子有室家”,“奈何白日晚,流光忽西驰”,“明月照高楼,疏棂起凉飔”,“徬徨中夜长,俯叹泪交颐”,“慨彼泉下人,相见未有期”等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感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刘公觐毕姻诗勉之

飞飞鸳鸯鸟,比翼湖之涯。

生年不满百,燕婉当及时。

东邻有处女,春秋盛容姿。

一朝辞父母,托身游侠儿。

岂无百两将,而乃荡子妻。

妍华不自好,终身抱馀悲。

况君良家子,衣冠能自持。

母穷毕日欢,负此远大期。

辛壬与癸甲,斯文良在兹。

形式: 古风

答姜文进

瀰瀰江中水,黯黯江上树。

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

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

形式: 古风

赠柴取中

东风扇微和,万卉敷春阳。

盈盈桃李花,烂然竞容光。

绵绵路傍草,根株亦交相。

及时起凉飙,零落随秋霜。

争如谷中兰,清标压群芳。

虽无艳冶姿,而有冷淡香。

奈何岁华晚,保此故意长。

伤哉绿绮琴,纫佩罗衣裳。

视彼同心人,德音实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宿斗门与朱氏原兼呈再从叔

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

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

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弟妹相惊呼,问是几世服。

源远末益分,膏泽犹未沐。

倾家出相见,喜气溢肠腹。

场头禾黍登,牖中酒醴熟。

端不为盘餐,聊以慰情曲。

我本季世孙,今当远行役。

生年能几何,欢会宁可复。

同姓古所敦,去去勿尘俗。

感激忠孝心,因之以相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