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上理同知

苍苍虽莫测,诚意尽能回。

履草穿云去,炉香带雨来。

神龙如有喜,旱魃不成灾。

四野车声歇,欢声却似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深沉的天空虽然难以揣测,但真诚的心意总能感动天地。
踏过草地,穿越云层离去,炉火的香气夹带着雨滴飘来。
如果神龙感到欢喜,连旱灾也不会发生。
田野间车马声渐息,人们的欢呼声却如雷鸣般热烈。

注释

苍苍:形容天空深邃、广阔。
诚意:真心实意,诚恳的态度。
履草:踩踏草地。
炉香:炉火燃烧产生的香气。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鬼,象征干旱。
车声:车辆行驶的声音。
欢声:欢快的呼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的作品《喜雨上理同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情景,展现出对雨水降临的喜悦之情。首句“苍苍虽莫测”描绘了天空的深邃与神秘,暗示雨的到来并非人力所能预测,充满了自然的奇妙。次句“诚意尽能回”则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感激,认为诚心祈祷可以感动天地。

接下来的两句“履草穿云去,炉香带雨来”,通过想象雨水如神龙般穿越云层,炉香随雨而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的灵动与祥瑞。诗人进一步表达,如果神龙因降雨而欢喜,那么连旱魃这样的灾害也无法形成,寓意雨水将带来丰饶和安宁。

最后两句“四野车声歇,欢声却似雷”,写雨后的宁静与人们的欢腾,车马声息止,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雷鸣般的欢笑声,表达了百姓对这场及时雨的由衷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大自然的恩赐,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婺州傅仁贽诗求见依韵和之

发燥始出游,心期结明主。

天方穷畸人,世不喜生语。

绝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独怜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竞趋声利途,孰蹈仁义轨。

寘之勿复道,作者敦窃比。

婺女宝气明,箕尾德星聚。

杂遝贡棘闱,高明识芝宇。

鉴衡付有司,尺度失奇士。

少需知我者,一第溷子耳。

瓠樗嗟无用,车斗可胜数。

老矣何能为,欿然徒自视。

安得善及人,共勉学为己。

形式: 古风

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

四渎水中大,寻源河最长。

未必通汉津,支机事荒唐。

导流始积石,以西入要荒。

龙门久东狭,横溃走徐梁。

奔流俟其定,势可一苇航。

我来桃源渡,浑浑流浊黄。

舣舟不肯济,奈此黄帽郎。

石濑投千金,贞女可怜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崇禧观南坞真人置酒索诗

粉墙缭而曲,转入宝珠林。

卷帘炉香出,竹日净沉沉。

天人一代师,功行夙所钦。

掀髯顾我笑,呼酒得细斟。

云厨荐黄独,饱慰饥虫吟。

相携鉴正室,试听玉泉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腊月二十九日作

夜漫漫,尘冥冥。

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兀兀摇心旌。

天寒岁暮霜雪零,嗟哉客子谁汝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