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潢万丈下嵯峨,想是天孙挂玉梭。
休道此泉丝样小,涓涓将见作江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展示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银潢万丈下嵯峨”一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泉水从高峻的岩石间奔泻而下的壮观场景,"银潢"二字形象地传达了清澈透明的泉水如同白银般流淌的意境。紧接着,“想是天孙挂玉梭”则将自然之美提升到了神话的层面,借用“天孙”这一神仙化的表述,既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也凸显了泉水的纯净与珍贵。
下片“休道此泉丝样小,涓涓将见作江河”则是对上片意境的进一步展开。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因为泉水细小就轻视它,因为即便如此微小之物,也能够汇聚成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这既体现了自然界中小至大的辩证法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泉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从小到大、由微至显的自然哲思。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一为功成一见几,一逢叔世老渔矶。
后人欲隐求其志,志不因时隐亦非。
古木环池竹数竿,疏篱补菊屋三间。
白云不放红尘入,无怪山人懒出山。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
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
一簇莲灯亦可观,隔墙箫鼓二更残。
平生未识繁华事,旋借宣和国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