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演禅师赞

三关洞开无锁扃,汝自艰难起战兢。

师过此关悉閒暇,掉臂径趋呼不应。

如春消冰自涣释,如鲲化鹏谁使令。

归来笑搭出檀服,依旧淮山千万青。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双峰演禅师赞》。诗中描绘了对双峰演禅师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三关洞开无锁扃”,以“三关”象征人生中的重重困难与挑战,而“洞开无锁扃”则寓意着这些难关在禅师面前被轻松化解,展现出禅师超凡脱俗的智慧与勇气。

接着,“汝自艰难起战兢”一句,似乎是在描述禅师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敢,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师过此关悉閒暇,掉臂径趋呼不应”进一步展示了禅师的从容与自在。无论面对何种困境,禅师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无需他人呼唤,便能自行解决,体现出其深厚的内功与修为。

“如春消冰自涣释,如鲲化鹏谁使令”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禅师的修为比作春天融化冰雪,自然和谐;又比作大鱼化为大鹏,自由翱翔于天际,无人能限制其飞翔。这不仅展现了禅师的修为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表达了对其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精神状态的赞美。

最后,“归来笑搭出檀服,依旧淮山千万青”两句,描绘了禅师归来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如同淮山的青翠依旧,象征着禅师的修为与心境的恒久不变。同时,这也暗示了禅师的智慧与修为能够影响周围环境,使其更加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双峰演禅师的赞美,不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高深境界,也传达了对内心平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云庵和尚舍利赞

是身梦境一尘垢,分段苦业所成就。

折旋俯仰谁使之,皆汝一念颠倒想。

若言此身非念伦,云何想中可传令。

乃知妄想融通趣,如露如幻如云影。

念清净则身光明,念杂想则身垢秽。

君看火力初无情,圣凡伪真俱发梦。

云庵偏得老南道,粹然一出支临济。

平生慈悲喜舍力,及乐说辩智慧光。

大愿所熏精进幢,上契佛祖超情见。

至妙要非粗不传,悯世狭劣示小者。

稽首作赞示同学,千载丛林有耿光。

形式: 古风

死心禅师舍利赞

地水火风,动暖坚湿。是中何从,出此坚实。

盖众生心,引大法力。化为光明,圆粹五色。

稽首死心,骂人老贼。

形式: 四言诗

寂音自赞四首(其一)

窜朱崖军而生,还遭黄茆瘴而复活。

陷于采石而不死,囚于并门而自脱。

夜行有披袖神光,露卧醉压糟醇浊。

魔外熟视之无如之何,佛祖不得已与之酬酢。

两眼入鬓头髼松,手中木蛇毒如药。

形式:

寂音自赞四首(其二)

三玄纲宗,壁立崔嵬。攀缘路绝,热恼心灰。

如化鲲鹏,不借风雷。盖自化耳,宁有法哉。

汾阳此秘,寂音揭开。手提大千,毫端往来。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