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烈侯庙

唐衰中原乱,贼据西南疆。

号令不出畿,畴能禦彊梁。

杨侯仗直忠,宝剑凌穹苍。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

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

譬如泛巨海,难以一苇航。

天心未厌悔,人意忽苍黄。

百口同穴瘗,悲云惨朝阳。

寰区既澄静,往事极凄凉。

封爵加美谥,幽明知宠章。

近世修旧史,笔削严否藏。

书曰侯死之,一褒踰绣裳。

彭人念侯德,庙食墓之傍。

水旱每致祷,丰年屡仓箱。

父老或有言,夜漏犹未央。

见侯出自庙,凛然坐黄堂。

此理实晦昧,有无何渺茫。

子厚罗池神,海俗专祈禳。

乖崖宛丘殡,醉者取灭亡。

英灵果不泯,犹足威一方。

予尝假州绂,秉笏趋侯墙。

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

出令避侯名,示民以虔庄。

又欲建高碑,始终载其详。

俄以罪戾去,慊然视缣缃。

幸此续大句,安能发幽光。

持以遗彭人,庶几予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勇烈侯庙》,通过描绘勇烈侯杨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誓要扫除妖氛,保卫国家的故事,展现了他忠诚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诗中首先概述了唐朝末年中原动荡、贼寇占据西南边疆的背景,强调了国家的危机。接着,诗人赞扬了杨侯的正直忠诚和英勇精神,比喻他如同宝剑直插苍穹,决心扫除祸患。诗中提到杨侯的勇气与决心,甚至不惜牺牲,与敌人对抗,表现出他的坚定意志。

诗人还通过对比杨侯与古代君主勾践和乐羊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杨侯的忠诚与勇敢。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杨侯面对兵力悬殊、时间漫长的压力,以及孤城坚守的艰难,但杨侯的决心和勇气从未动摇。

最后,诗中描述了杨侯最终壮烈牺牲的情景,以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与敬仰。杨侯的事迹被封为美谥,其庙宇成为人们祭祀的地方,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会前往祈祷,以求丰收。诗人在结尾表达了自己对杨侯事迹的铭记,并希望以此激励后人,传承杨侯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杨侯事迹的描绘,不仅赞美了他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一)

毅甫生江南,蕴有洙泗质。

雄文极古今,通鉴尽疏密。

瀛山绣衣使,高步尚淹屈。

河水润畎亩,随珠照圭荜。

仁风信乐易,治体本诚一。

昌时政多暇,丰岁民甚佚。

抚琴得遗音,开卷终旧帙。

天和内自保,万事皆外物。

我生本蒿莱,岂合顾簪绂。

南迁至此处,惠养殊不失。

伤心屈原棹,掩耳湘灵瑟。

罪大敢放怀,恩深已沦骨。

幸常从公游,谈笑度永日。

我吟续郢唱,缄封弥战栗。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二)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

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

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

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

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

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

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

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三)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