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的《答任师中》,通过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与朋友的交往,展现了其坚守道义、追求文学艺术的精神风貌。

首句“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简朴而宁静。接着“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表达了诗人专注于诗歌创作,不关心外界天气变化的专注态度。诗人坚信自己有正确的命运选择,生活态度安于拙朴,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描述了诗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在物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亲友的关怀和支持。这反映了诗人的人际关系和谐,以及社会对他的认可。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精神交流,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问候,更是心灵的慰藉。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态度,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赞扬了对方的真诚和坚持,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信念。这种品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尤为珍贵,凸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表达了诗人对对方作品的欣赏和敬意,认为对方的作品如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以良金和文锦比喻优秀的作品,强调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和魅力,不需要过多的雕琢修饰。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运用比喻手法,将诗歌比作滋养心灵的食物和灵丹妙药,强调了文学作品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表达了诗人对获得对方作品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会以此为动力,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指出当时的文学环境较为沉寂,普通民众较少参与文学创作,强调了诗人对文学传承的重视。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提到了湖州发生的不幸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字创作的暂时停滞,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文化活动的影响。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策的肯定,认为政府的宽容和教化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说明诗人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推行仁政,避免将犯错者流放远方,体现了其人道主义立场。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通过诗歌交流,共同赞美当前社会的治理情况,体现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强调了引导人们的情感和性格发展的重要性,避免自我束缚和罪过,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重视。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以古代音乐术语“韶濩”和“郑卫”比喻高尚和低俗的音乐,表达了诗人愿意在高尚的艺术领域中创作,同时也愿意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其开放包容的艺术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吕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期待。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一)

毅甫生江南,蕴有洙泗质。

雄文极古今,通鉴尽疏密。

瀛山绣衣使,高步尚淹屈。

河水润畎亩,随珠照圭荜。

仁风信乐易,治体本诚一。

昌时政多暇,丰岁民甚佚。

抚琴得遗音,开卷终旧帙。

天和内自保,万事皆外物。

我生本蒿莱,岂合顾簪绂。

南迁至此处,惠养殊不失。

伤心屈原棹,掩耳湘灵瑟。

罪大敢放怀,恩深已沦骨。

幸常从公游,谈笑度永日。

我吟续郢唱,缄封弥战栗。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二)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

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

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

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

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

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

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

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三)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

形式: 古风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四)

平生知求道,冀保衰朽质。

金阙劳仰望,玉经探秘密。

尝闻造化理,虚静乃不屈。

又闻栖真士,幽处遁荆荜。

深藏虽混同,安养自诚一。

广采与博访,未遇敢怀佚。

诵经期万遍,掩卷复开帙。

才能简思虑,了不见象物。

谁将林泉屦,易取尘土绂。

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

爱君气容和,忻乐不在瑟。

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换骨。

方蓬达去路,寰海空白日。

愿开循循诲,灵台非缜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