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怀贻寓居

郊居麦风凉,佛屋梅雨润。

萦帘一炷香,隐几百念尽。

时从黄卷语,坐看青灯烬。

昏昏花乱眼,种种雪侵鬓。

怀哉佳友朋,久矣阙亲近。

其谁破愁寂,令我生鄙吝。

及闲当过君,请以茗碗进。

言诗固不能,把酒亦无分。

形式: 古风

翻译

乡间麦田微风送凉,佛寺屋檐梅雨滋润。
一缕香烟绕帘飘,千思万绪在其中。
时常沉浸在书卷中,静观青灯燃尽时光。
昏暗中花影乱眼,白发渐渐被雪侵染。
怀念那些好友,长久未得亲近。
谁能驱散这愁苦寂寞,让我心生厌倦。
有空我定会拜访你,共品茗茶聊聊天。
虽然不能赋诗,饮酒之事也无缘。

注释

郊居:乡村居住。
佛屋:寺庙。
萦帘:环绕着帘子。
黄卷:泛指书籍。
青灯:油灯。
昏昏:模糊不清的样子。
花乱眼:花影晃动令人眼花缭乱。
雪侵鬓:白发如雪般侵染。
佳友朋:好友。
阙亲近:久未亲近。
愁寂:愁苦与寂寞。
鄙吝:鄙俗、吝啬。
茗碗:茶碗。
言诗:吟诗。
把酒:举杯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郊居麦风凉”和“佛屋梅雨润”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湿润,环境清幽。接下来,“萦帘一炷香,隐几百念尽”通过袅袅香烟,暗示内心的思绪纷飞,但又在禅意中得以净化。

“时从黄卷语,坐看青灯烬”两句,诗人沉浸在书卷之中,静观青灯油尽,时光悄然流逝,生活节奏缓慢而深沉。接着,“昏昏花乱眼,种种雪侵鬓”则以花眼昏花和白发增添了几许岁月的痕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诗人感叹好友久未亲近,渴望有人能打破这份孤寂:“其谁破愁寂,令我生鄙吝。”他期待着与朋友相聚,共享茗茶时光,虽然“言诗固不能,把酒亦无分”,但那份友情的渴望却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怀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还守台州次陆务观赠行韵

蝉噪高柳岸,鹭飞远沙汀。

萧然感予怀,清静游神庭。

老树失故绿,残芳谢微馨。

胡为趣召节,日日晨昏星。

放缆西兴渡,落帆浙江亭。

恭惟陛下圣,万国瞻仪刑。

黼座悬日月,孤灯耿荧荧。

况复如许病,自知不能廷。

所以乞闲散,庶几守沈冥。

方虞秋霜严,翻得春露零。

再闻芸草香,一洗海物腥。

父老喜我来,无异化鹤丁。

儿童喜我来,小驷骑青青。

谅有隔生契,不然定谁令。

四海习凿齿,几年读书萤。

新诗中律吕,虽美无人听。

鸣声勿浪出,坐待轩皇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盛。

六经更百代,略不睹疵病。

瞿聃书角立,亦各谈性命。

空门甚宏放,果报骇观听。

是以虽至愚,读者无不敬。

周时柱下史,设教本清静。

至今五千言,谈若鼓钟磬。

虽为二郗谄,秖作二何佞。

遂令黄冠徒,冷落度晨暝。

贤哉机云孙,道眼极超胜。

杀青贝多叶,收贮腹中竟。

慨然发琅函,窗白棐几净。

三家一以贯,不事颊舌竞。

吾皇汉孝文,恭已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

远师曹相国,下视刘子政。

形式: 古风

陈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严教授再赋皆有见及语予不可以无言故复次韵

官属邃中书,朝班高太府。

陈卿棹臂去,偃仰一茅宇。

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

脩竹手所栽,薪萌争上土。

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

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

陈卿落闲处,问孰与为伍。

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

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

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

览观不暇给,烂若花药圃。

可畏韵险艰,浮梁袅相拄。

形式: 古风

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

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

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

举头急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巅。

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方缘。

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传。

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