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舟出近郭,落日半溪阴。
水阔蒹葭净,山寒烟雾深。
壶觞不尽兴,丝竹有馀音。
独恨黄花少,犹烦隔浦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泛舟于湖上的宁静画面。诗人乘舟离开城郭,夕阳余晖洒在溪水的一半上,营造出一种半明半暗的光影效果。水面宽阔,芦苇洁净,山色寒凉,烟雾弥漫,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诗人饮酒作乐,丝竹之声悠扬,却因少了黄花的点缀而略感遗憾,于是决定去对岸寻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不详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黄昏过别业,却见旧山僧。
客驾聊云息,乡愁转更增。
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
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
海峤烟霞满,登临爱积阴。
绿苔穿岭滑,黄叶缀岩深。
宛宛鹿麋径,泠泠泉涧音。
高人或住此,精舍杳难寻。
寺古犹存佛,山深少见僧。
迟徊意不极,去住感偏增。
树隐青林店,龛明白石灯。
峭峰吾欲上,未有鹤堪乘。
却访故人处,遥来公主园。
湿云蒸锦树,鸣雨过华轩。
槛近浮鸥接,庭深乳雀喧。
将求卜居意,相对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