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一)

命本先须植日华,抽添气液了无差。

融融玛瑙升神室,曲曲琅玕焕綵霞。

枢辖工夫储太漠,至人妙理寓甘瓜。

阳源昭彻参同处,试与三家作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生命的根本在于积累日月精华,气息和液体的滋养没有丝毫偏差。
温润的玛瑙提升到神圣的殿堂,弯曲的美玉散发出彩霞般的光芒。
管理者的智慧在广阔的沙漠中储存,最高境界的人将深奥道理寓于平凡的甘瓜。
阳光源头清澈,与万物相通之处,尝试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为一。

注释

命:生命。
本:根本。
先须:首先必须。
植:积累。
日华:日月精华。
抽添:汲取滋养。
气液:气息和液体。
了无差:毫无偏差。
融融:温润。
玛瑙:宝石。
升:提升。
神室:神圣殿堂。
曲曲:弯曲。
琅玕:美玉。
焕:散发。
綵霞:彩霞。
枢辖:管理者的智慧。
工夫:功夫。
储:储存。
太漠:广阔的沙漠。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妙理:深奥的道理。
寓:寓言于。
甘瓜:甘甜的瓜。
阳源:阳光源头。
昭彻:清澈。
参同处:与万物相通。
试:尝试。
三家:儒、道、佛三家。
作一家:融合为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以秦公赠李次仲的韵律写成,表达了对道家修炼和哲学思想的理解。首句"命本先须植日华"强调生命的根基在于积累日月精华,寓意修炼者要注重内在修养。"抽添气液了无差"进一步描述修炼过程中的吐纳调息,要求精气运行顺畅无阻。

接下来的两句"融融玛瑙升神室,曲曲琅玕焕綵霞"运用象征手法,将修炼者的境界比作玛瑙升入神秘的神室,以及琅玕(美玉)般的生命力在体内焕发如彩霞,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修炼者精神世界的升华。

"枢辖工夫储太漠"暗示修炼者需有大毅力和广阔的胸怀,如同在广袤的沙漠中储备力量。"至人妙理寓甘瓜"则借甘瓜寓言高深的哲理,表明修炼者需深入理解并实践至人的智慧。

最后两句"阳源昭彻参同处,试与三家作一家"点明修炼者追求的是道家、儒家、佛家三家思想的融合统一,达到内外兼修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修炼的意象和比喻,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示诸子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休致后效乐天体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会庆圣节

帝出乘时叶小春,中兴复古付曾孙。

奉亲圣德躬仁孝,御极天章廓晏温。

书轨自应归正统,蛮夷先已侍脩门。

凌虚志远吞寰宇,亿载端临四海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一)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

东方曼倩多奇节,司马相如故倦游。

床上诗书供一笑,山中松桂入清愁。

儿童怪我经春病,此意还能掩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