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中丞士鸣二首(其一)

怜君幽志遂,五十即悬车。

深入烟霞壑,清便水竹居。

壶尊藉草处,沮溺话耕馀。

要在慎眠食,閒中休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廷相所作的《送万中丞士鸣二首(其一)》。诗人以“怜君幽志遂,五十即悬车”开篇,表达了对友人万中丞追求隐逸生活的赞赏与理解。五十岁便辞官归隐,体现了万中丞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接下来,“深入烟霞壑,清便水竹居”描绘了万中丞隐居生活的环境,烟霞缭绕的山谷,清幽的水边竹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氛围。这种生活环境不仅符合万中丞的个性追求,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壶尊藉草处,沮溺话耕馀”进一步展现了万中丞在隐居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或许会在草地上饮酒赋诗,与古人如陶渊明等对话,享受着农耕之余的闲适与乐趣。这里通过引用古代隐士的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万中丞生活情趣的肯定。

最后,“要在慎眠食,閒中休著书”点明了万中丞生活的重点在于谨慎饮食起居,于闲暇之余不急于著书立说,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万中丞生活方式的总结,也是对现代人过于忙碌、忽视内心需求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中丞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自由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简单、平和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志趣与选择,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送万中丞士鸣二首(其二)

解却台中绶,何惭世上雄。

人皆怜跃马,君巳附冥鸿。

星斗终朝北,江河日向东。

岂无清夜梦,还与紫霄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别侯汝立员外

客路荐觞酌,双旗为子留。

迟回归阙念,浩荡出关愁。

飞雨悬山阁,残霞掩戍楼。

澧桥春水阔,不得并膺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宿朱山人林亭

木叶巳下地,凄然秋意深。

对君明月夜,泻我素琴心。

河渚迷归棹,关山起暮砧。

客愁淹不散,枉自宿青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述用庸之韵

休剧谈天惊稷下,漫希图阁动西京。

鱼龙骇浪有何贵,霄汉浮云空尔名。

锦里先生收芋足,于陵仲子灌园成。

故山春好不归去,枉却松苓日日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