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寄亭丈(其一)

钟阿蹑屩如何点,藤笈藏经忆沈郎。

平世岂无真隐士,深山犹有旧书堂。

肯将著作随时俗,独向风尘老醉乡。

白发黄冠仍健在,几时相访绿萝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以寄赠友人李寄亭丈的形式展开。首句“钟阿蹑屩如何点”形象地刻画了隐者低调的生活方式,即使衣着简朴,行走也轻声细步。次句“藤笈藏经忆沈郎”暗示友人可能对典籍有着深厚的兴趣,像沈约那样珍视书籍。

第三句“平世岂无真隐士”表达了对世间仍有真正隐居贤人的肯定,而“深山犹有旧书堂”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在山林中坚守学问的精神。接下来,“肯将著作随时俗”批评了世俗风气对学术的冲击,隐士宁愿在风尘中保持独立,醉心于自己的研究。

最后一句“白发黄冠仍健在,几时相访绿萝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希望有机会拜访他那隐居的绿萝庄,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1)

毛国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李寄亭丈(其二)

角里先生读道经,终年习静旧岩扃。

天浮空翠水陂绿,门对寒光风嶂青。

蓬户独留求仲径,野人多识子云亭。

筦山萝薜遥相忆,春雨濛濛摇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归草堂(其一)

羁人怀乡土,关塞千里违。

及兹见家门,尚疑魂梦归。

儿女出门迎,言笑牵我衣。

我行岂不久,再及霜雪飞。

入室叙悲欢,盘餐慰我饥。

恐伤行客心,有泪不敢挥。

极知艰虞意,默视瘠与肥。

皎皎明月光,夜深鉴我帏。

昔出有完裾,今还失所依。

凄然顾庭户,岁晏无春晖。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归草堂(其二)

慈山习先隐,游钓安可忘。

门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

腰斧想所历,苍苔仍石床。

西风吹蟠木,恻怛中情伤。

孤生易为感,此心焉得将。

仰视日月驰,天高恨茫茫。

闾门久寂寞,墓地空荒凉。

骨肉况多乖,生死各一方。

徘徊念故土,涕湿尘沙黄。

平生峥嵘志,垂老对家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旅馆

西风吹雁渡江关,高阁梧桐露叶殷。

为客独看秋尽月,还家多上梦中山。

南浮路接苍梧外,北望云迷紫极间。

献赋十年犹未遇,陆离长剑土花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