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

洗出水都新。鱼地蟾天只一云。

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来觅英皇话夜分。

骚唱更微闻。万古灵均欲返魂。

悔把龙宫青玉笛,收存。吹得潇湘月满身。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洞庭湖月夜的画面,以清新之笔触展现出水都的洁净与神秘。"洗出水都新",如同月光洗涤过一般,赋予了湖面如镜般的明亮和清新。"鱼地蟾天只一云",寥寥几笔勾勒出湖面的宁静,仿佛只有淡淡的云彩与水中鱼儿共赏这轮明月。

词人想象月宫中的嫦娥因思念人间而来到湖边,与英皇(可能指皇帝或尊贵之人)深夜交谈,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来觅英皇话夜分",流露出对人月相知的深深感慨。

"骚唱更微闻",暗指屈原的《离骚》之声在月夜中轻轻回荡,似乎连天地也为之共鸣。词人借屈原之魂归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高尚人格的仰慕。

最后,词人后悔没有留住那来自龙宫的青玉笛,让它吹奏出的月色洒满潇湘大地,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幽深的意境。整首词以月为线索,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形式:

绣鸾凤花犯.湓浦江上得水仙一本,姬人限以周公瑾韵赋之

似当年,退红更见,犹余洗妆泪。水窗幽意。

看小影如魂,明月能记。冰弦听到无生际。

葱尖飞恨起。来伴渡江桃叶,矮篷春雪底。

浔阳苦竹漫为家,孤芳品,合配灵均湘芷。

仙不去,却恋人间何味。

天涯且漫悲沦落,肯今夜、焚香同鄂被。

须替尔,横安一位,岁寒三友里。

形式:

无闷.江南道中孤舟逢雪,荒寒情事,略见于词

斗大烟篷,拳大雪花,同把孤愁压定。

正短柳昏鸦、弄成风紧。

没个人家卖酒,枉踏遍溪桥三叉径。

感他一雁,寥空送响,似来相问。清景。

白门近,说旧苑春迟,万红无信。

但做出、南朝那时宫粉。

今夜凄凉月子,向离恨天边寻梅影。

把玉笛、吹破江云,不管暮寒成阵。

形式:

琵琶仙.将踏雪白门,用白石吴兴词韵写意

家在何村,问飞到、可是江南黄叶。

溪路双桨敲冰,烟丝舞愁绝。

兴废事、梅花不管,那知有六朝啼鴂。

废苑红绡,柔淮绿减,商女能说。

待收拾、毡笠狨鞍,要游过、明年放灯节。

压遍紫骢蹄印,认桥通皂荚。

何处觅、歌楼十里,拥玉人、坐看春雪。

误道风柳吹香,酒徒将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