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名为《读县父诗榜》。诗中通过对一位县父所作诗歌的阅读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官员职责、为政之道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县地苦迫窄,县亭乃荒凉”描绘了县衙所在地的狭小与环境的荒凉,暗示了官场的艰苦与挑战。接着,“胡为君子来,到此成诗章”,表达了对君子之士能在如此环境下创作出优秀作品的赞叹与敬佩。
接下来的几句“上陈图史乐,次道为政方。终焉戒易足,俾尔能自强”,通过列举“图史乐”、“为政方”等关键词,强调了学习历史知识、遵循为政之道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要警惕满足现状,鼓励自我提升与成长。
“荒亭实何幸,得此人不忘”则表达了对县父才华与品德的赞赏,即使是在荒凉的环境中,也能创作出令人难忘的作品。随后,“年深粉墨剥,辞意弥激昂”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虽可能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模糊,但其表达的情感却愈发强烈。
“谁云官冗小,会有真龙藏”一句,以比喻的手法指出,尽管官职可能看似平凡,但其中仍有可能隐藏着真正的贤才。最后,“其珠在人家,门户常有光”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价值,即使不在显赫的位置,也能为社会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不仅赞美了县父的才华与作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为官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追求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理想政治与个人道德修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