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虚公还匡庐

恋此东林社,应怀出世才。

刹那诸漏尽,初地一花开。

飞鸟迎归锡,游龙识渡杯。

未须怜去住,知为众生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通炯所作的《赠虚公还匡庐》,通过“恋此东林社”开篇,表达了对东林社的深厚情感与不舍。诗人以“应怀出世才”暗示虚公的非凡修为与超脱境界。接着,“刹那诸漏尽,初地一花开”运用佛教术语,描绘了虚公修行的高深与成就,喻示其心灵净化与智慧之花的绽放。

“飞鸟迎归锡,游龙识渡杯”两句,以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虚公回归之路的祥和与被尊敬的情景,同时也暗含着佛法传播与影响的广泛。最后,“未须怜去住,知为众生来”则体现了诗人对虚公此次离去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对其为普度众生而来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公修行经历与回归过程的描绘,既赞美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深厚的佛学造诣,也传达了佛教追求心灵解脱与普度众生的核心理念,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7)

释通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光亭夜集

观心原是妄,论旧莫生愁。

麋鹿烟霞晚,鱼龙泽国秋。

海月不可拾,银河空自流。

夜凉犹露顶,趺坐竹林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邓太素还豫章

寒岩不出动经年,回首南州意渺然。

夜月正联高士榻,秋风又上孝廉船。

珠江缥缈孤帆远,彭蠡苍茫一镜悬。

归去匡山遇宗炳,为寻莲社旧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小金山和陈公子

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

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

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

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閒行偶兴

潮回两岸水为天,散步长堤思渺然。

幽渚自留孤鹤迹,短蓑尝恋白鸥眠。

山中共喜能逃病,世上谁为未了缘。

几度踏残双不借,任教人笑懒残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