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桐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与宁静之美。首联“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接着,“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两句,通过具体物品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雅与舒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高洁志趣。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则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老”与“肥”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以“凤”这一象征吉祥与和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伴侣相伴,共享天伦之乐,体现了隐士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