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垂鞭缓辔饶閒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午后新雨过后的景象。"日午风高新雨晴"一句,设定了时间和天气的背景——中午时分,风有些大,但刚下的雨已经转晴。接下来的"残花飞絮两轻轻",形象地描绘出春末夏初之际,花瓣随风飘落,如同棉絮一般轻盈。
诗人随后写到自己的行动:"垂鞭缓辔饶閒望",表明他放慢了行进的速度,用一种悠闲的心态去欣赏周围的景色。这里的"閒"字,意味着有余暇和从容。
最后一句"时复林间布谷鸣"则是对听觉的描写。在这个时候("时复"),林间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种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閒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不减冰轮满,微增玉漏长。
过云收薄润,重露湿清光。
历历素娥影,菲菲丹桂芳。
枯槎容客载,醉过羽人傍。
孤城死地尚睢盱,智勇俱当竭蹶趋。
贫且贱焉真耻也,壮之良者盍行乎。
料无豪杰同吴反,阴有神灵助汉诛。
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
北风动江海,飞雨湿清秋。
蝉噪曾何急,猿啼不自愁。
冥冥高叶下,莽莽乱云浮。
正复开人意,披襟百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