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四)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

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

圣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

庙算知无敌,寒儒浪自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汉皇致力于长远的策略,晚年仍展现出非凡的谋略。
即使中原之地已不在掌控中,他还渴望一战收复失地。
在强盛的朝廷正北望边疆之际,夕阳映照在东楼之上。
深思熟虑的军事计划无人能敌,但寒门儒生却徒然忧虑。

注释

勤远略:指帝王的远大战略和谋略。
千秋:形容时间长久,此处指影响深远。
中原地:指中原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庙算:古代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和策划。
寒儒:贫穷或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四)》。诗中,黄庭坚以汉代皇帝的勤于边疆治理为引子,赞扬了君主在晚年仍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他表达了对恢复中原领土的渴望,即使目前难以实现,仍然期待着能有一次决战来达成目标。诗中“圣朝方北顾”一句,暗示了朝廷的战略重点仍在北方,而“斜日倚东楼”则描绘了登楼眺望的场景,寓含时光流逝之意。

诗人进一步强调,朝廷的谋略无人能敌,然而作为寒门儒生的自己却无用武之地,只能徒然忧虑。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对国家大势的思考和个人抱负的无奈,体现了黄庭坚深沉的历史意识和自我反思的情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三)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二)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

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

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

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其一)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

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

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王定国怀南都上元

九陌无尘夜霁天,两都风物故依然。

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

佛馆醉谈怀旧岁,斋宫诗思锁今年。

传闻公子微行处,门外骅骝立绣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