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德清县

天公有意作诗颠,入得苕溪未见莲。

先放水荭围半里,更将芦叶界平川。

明金扇日停苍渚,碧玉环山吐白烟。

非是老夫来领略,此中那有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天空仿佛有意要创作诗歌般奇特,我来到苕溪却还未见到荷花出现。
先是水荭花环绕了半里地,接着芦苇叶划出平原的边界。
明亮的金色阳光停驻在青色的小洲上,碧绿的山峦间升起白色的雾气。
这并非我独自前来欣赏,这里难道没有地上的仙人吗?

注释

天公:指自然界的天意或造化。
苕溪:地名,位于浙江湖州。
水荭:一种水生植物,类似红蓼。
苍渚:青色的小洲,形容水边之地。
地行仙:传说中的地上的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天公有意作诗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入得苕溪未见莲"则是诗人在描绘自己进入一条清澈的小溪,溪中尚未盛开荷花,这不仅展现了景色,也隐喻着诗人对纯净世界的向往。

"先放水荭围半里,更将芦叶界平川"这两句通过对水生植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巧思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水荭(一种水生植物)和芦叶被用来界定田野的边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井然有序的乡村风光。

"明金扇日停苍渚,碧玉环山吐白烟"中,“明金扇”可能指的是阳光照耀下的金色谷穗,而“碧玉环山吐白烟”则是对远方山峦轻纱般的云雾之美的一种描绘。这两句诗通过对光线和云烟的细腻描写,增添了画面上的层次感和梦幻色彩。

"非是老夫来领略,此中那有地行仙"这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深刻领悟。"老夫"指的是诗人自称,而“此中那有地行仙”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似乎在这里他找到了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宁静生活,就像是身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切展现,构建了一幅既有生机又充满哲思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北山早兴

出郭凉舆稳,山晨气自浓。

寺园逢水断,塔路过烟重。

啄木声穿竹,凌霄色映松。

世欢吾傥泥,那遂此从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圣井亭

重到虚亭意豁然,望高容易觉秋天。

山连旷野全无水,树杂轻烟间有田。

极目几时忘去路,西风何日送归船。

残蝉更唤斜阳好,衬出金刚翠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对月

景奇天遣助诗豪,意快惭无鍊句劳。

一夜月晖金碗出,万波风摆玉鳞高。

衣冠城里多新贵,酒脯船中自老饕。

未著丛书追笠泽,此行扶路且游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平望遇风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疏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