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除夕(其三)

堂前陈枣栗,焚香展先容。

坠霜无返晨,惊水无回风。

孤露遘家酷,一星将告终。

《诗》《书》藐先训,尤悔丛厥躬。

今辰拜阶下,胜衣异儿童。

仿佛趋庭时,惧责心忡忡。

仰首见遗挂,欲就将何从。

烛花散影堂,还照莱衣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癸丑除夕的场景,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敬畏。首句“堂前陈枣栗,焚香展先容”描绘了除夕祭祖的庄重气氛,摆放的枣栗象征着对祖先的敬奉,焚烧的香烟缭绕,显出对先人的缅怀。接下来,“坠霜无返晨,惊水无回风”寓言时间流逝,暗示岁月不待人。

诗人感慨“孤露遘家酷,一星将告终”,表达自己在严酷的家庭环境中孤独成长,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诗》《书》中的教诲未能完全遵循,内心充满悔意。“今辰拜阶下,胜衣异儿童”描述了除夕成人礼的场景,与儿时相比,此刻的心情更为复杂,既有成年的自豪,又有畏惧责罚的忐忑。

最后两句“仰首见遗挂,欲就将何从”表达了对祖先遗训的迷茫,不知如何接续。而“烛花散影堂,还照莱衣红”则以视觉形象收尾,烛光映照着红色的衣物,既象征着节日的喜庆,也暗含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除夕的仪式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清代士人对家族传统和自我反省的重视。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癸丑除夕(其四)

欢笑启家宴,明镫亦煌煌。

中闱坐慈母,弟妹侍两旁。

两弟亦娶妇,侧坐竞奉觞。

甘旨未取办,屠苏且分尝。

家人如列星,熠耀粲成行。

我母有如月,团栾罗众芒。

人生重侍奉,此乐殊未央。

愿唱百年歌,四海常安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癸丑除夕(其五)

爆竹声咽阗,念我平生友。

祭诗孰狂歌,避债孰低首。

推解乏货财,事畜迫奔走。

凤凰下觅食,琅玕实无有。

麒麟代车牛,牧竖厈其丑。

自好物所憎,时艰道堪守。

及兹岁寒时,寸阴各毋负。

读书在固穷,作事必要久。

素心怀好音,立言务忠厚。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癸丑除夕(其六)

薄海苦多事,连年勤师征。

渔阳国根本,贱骑犹纵横。

杀气连晋齐,重阴薄日精。

江淮迫岁暮,萧条无人行。

君王正宵旰,我忧耿难平。

流民鲜伏腊,何以纾皇情。

日夕望星次,行当扫欃枪。

旭旦启阊阖,万户皆春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早至平水溪口登岸意行三四里至显圣寺不入

清梦忽然碎,溪喧满孤枕。

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及兹朝气爽,行渡石桥近。

湿雾吹濛濛,山意犹未醒。

细路春泥明,密篝曙烟隐。

莺啼茅屋幽,犊卧露花冷。

缘钟时见僧,到寺一水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