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四)

帝子游春不逐他,相邀诸姊入尸陀。

死人堆里出身路,拨动烟尘见也么。

灵利汉,不消多。

回头踏著自家底,洞云深处旧烟萝。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帝子与众仙一同探访尸陀林的场景,充满了超脱与智慧的哲思。

首句“帝子游春不逐他”,开篇即点明了主角帝子与众不同,他的春游并非随波逐流,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和目标。接着,“相邀诸姊入尸陀”一句,展现了帝子的非凡气度,他不仅邀请了众仙同行,更将目光投向了通常被视为悲凉之地的尸陀林,这里蕴含着生命的终结与重生的哲理。

“死人堆里出身路,拨动烟尘见也么”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看似荒凉的尸陀林中,帝子却能洞察到生命的真谛,如同拨开迷雾见到光明,暗示了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与超越。

“灵利汉,不消多”则赞扬了帝子的智慧与直觉,无需过多言语或行动,他已经洞悉了宇宙的奥秘。最后,“回头踏著自家底,洞云深处旧烟萝”两句,表达了帝子在经历了内外世界的探索后,最终回归自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这里的“自家底”既指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暗含了对宇宙真理的领悟,而“洞云深处旧烟萝”则象征着在深邃的宇宙中,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古老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帝子的游历与思考,探讨了生命、死亡、自我认知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展现了宋朝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诗人对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五)

百万人天普请看,头陀末上独开颜。

堪笑衣穿瘦骨露,一肩授手搭金襕。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首(其六)

难兄难弟问来端,百衲金襕递代传。

弟应兄呼成底事,免认刹竿头指天。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四十首(其七)

展阵开旗便要赢,谁知御驾不亲征。

把定锵旗收阵脚,直向熊峰不出兵。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四十首(其八)

三拜勤劬雪到腰,觅心无处强相饶。

神光冷地思量著,始觉春来雪自消。

形式: 偈颂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