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观潮

东下七千里,江声连大荒。

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

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潮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开篇“东下七千里,江声连大荒”,以广阔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千里的江河,感受到江水奔腾之声与辽阔的荒野相连,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接着,“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运用比喻,将长江的洪水比作行潦,与天地间流转的酒杯相联,既形象地描绘了洪水的浩荡,也暗含了古人饮酒赋诗的雅趣。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与敬畏。灏气,即浩瀚之气,难以被轻易动摇;元精,指宇宙的根本能量,从混沌中孕育而出,体现了自然界深邃而不可测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考。

“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则转向历史与人文的层面。禹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其功绩深远,德泽流传至今。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先贤功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可能寓含着对过去辉煌时代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当下或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文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一)

里门三载别,萧艾感群阴。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

远风和太息,旧向几消沉。

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二)

残暑倏已尽,苔花连夕阴。

如何草虫语,偏向旅人侵。

短梦和灯落,乡愁抱月沉。

遥知独醒侣,倚枕发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草次李义山落花韵

王孙去不返,秋蝶上阶飞。

旧意隔春雨,芳心悬夕晖。

野行悽已绿,天远送将归。

独自溯遗迹,莓苔生石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苔花四咏(其一)掖庭

憔悴当年旧绮罗,长门深锁奈愁何。

泪凝春雨双飞蝶,发晕秋波五斛螺。

正恐玉阶寒色近,漫疑前殿夜明多。

锦衣绿字年年换,输与宫人画黛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