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

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

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

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

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后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

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刘郎中知广德军》,通过对刘郎中年轻时辛勤劳作,致力于地方治理,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古代先贤治水精神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开轘辕”和“黄熊惭启姥”等典故,寓言了刘郎中的功绩如同古代治水英雄。同时,诗人也期待刘郎中能关心民生疾苦,继续发扬前任的优良传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对一位有为官员的赞美和寄予厚望之作。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鹓雏始出巢,欲矜五色羽。

乃见郡鸱盘,壤中将有取。

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

所趣固已殊,而何不远举。

幸失网罗目,宜还兰蕙圃。

故乡有嘉林,其下可以处。

会侍朝阳鸣,贺夔成律吕。

形式: 古风

送刘职方知汾州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孙应之推官赴郓州

重别心意衰,轻别心意壮。

行车将渐遥,依依独长望。

晚风生微寒,脱叶飞汶上。

何当发谈笑,把酒半郁盎。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送孙学士知太平州

慈姥山上瘦龙孙,堪为笙箫奉玉樽。

使君来教后堂乐,江云江月能迎门。

门外青山谢家宅,当时池馆无复存。

乃知取欢须及早,富贵只是乘华轩。

我踰五十作委吏,尘土汨汨嗟驰奔。

有吹亦如卖饧者,安得凤凰下昆崙。

君今虽不苦称意,尚驱文弩彯朱幡。

严助昔除二千石,久劳侍从诚为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