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步屧春风白马桥,车沟泥滑路迢遥。
眼前未识千红紫,但见新黄上柳条。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闲适的景象,诗人骑白马行走在春风中的桥上,道路因泥泞而显得曲折漫长。眼前的景色中没有千篇繁复的红紫之花,只见到新黄色的柳条。诗句简洁明快,却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话,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春天的悠然自得与心旷神怡。
诗中的“步屧春风白马桥”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步屧”形容行走时轻快的声音,春风拂面,白马桥边,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接下来的“车沟泥滑路迢遥”则表现出道路的艰难与漫长,但这并未影响诗人心中的喜悦。
“眼前未识千红紫”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的淡然和选择。诗人没有被繁复多彩的花朵所吸引,而是专注于那“但见新黄上柳条”的简单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与审美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是宋末元初时期背景下的一种逃避和超脱。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天竺寒泉夜月明,洞深曾听两三声。
秋风木叶图中见,比似前回太瘦生。
仙人朝去莫知还,野色风光一草庵。
少室何妨高索价,莫教轻指作终南。
绿芜红叶照秋明,白雁孤飞我独行。
谁识草堂穷杜老,江南江北正关情。
紫极秋声竹满轩,一尘飞不涴琴樽。
白云自逐秋风去,卧看青山懒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