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
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注释

滞淫:长久停留。
方舟泝大江:方舟,方形的小船。
泝,通“溯”:逆流而上。
岩阿:到处都是岩石的山阿。
阿,山丘。
增重阴:更黑暗。
裳袂:下衣裙和上衣袖子。
袂,袖子。
摄:整理。
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拣丝为弦,故称。
羁旅:被羁绊而旅居在外,引申为长久寄居他乡。
壮:盛,指忧思深重。
难任:难以承受。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旅人愁绪之情的诗作,语言质朴而含蓄。开篇即以“荆蛮非我乡”表明自己身处异地,并通过“何为久滞淫”流露出对故土的留恋和不忍离去的情感。

接下来的“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则具体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与内心的忧伤。诗人借助“方舟”(正舟)逆行的大江水流,表达了对归程的渴望,同时“日暮”增添了一份寂寞和愁绪。

“山冈有馀映,岩阿增重阴”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深邃而又有些压抑的氛围。诗人捕捉了自然界的静谧与阴郁之感,与内心的情绪相呼应。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则是对野生动物依旧在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活动的情景描写,这些场景无疑加深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之情。

“流波激清响,猿猱临岸吟”中,“流波激清响”传达出水流的声音,而“猿猱临岸吟”则是对猿猱在岸边发声的情景刻画,它们的叫声似乎也与诗人的忧伤情绪相通。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通过对风和露水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秋夜的凉意,同时也是对旅途中孤独感受的进一步渲染。

最后,“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一个无眠之夜,诗人通过弹奏琴瑟来寄托哀思,表现了他对亲情、友情乃至故土的深切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之情,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幽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1)

王粲(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哀诗三首(其三)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

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

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

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

祸难斯逼,救死于颈。嗟我怀归,弗克弗逞。

圣善独劳,莫慰其情。春秋代逝,于兹九龄。

缅彼行路,焉托予诚。予诚既否,委之于天。

庶我显妣,克保遐年。亹亹惟惧,心乎如悬。

如何不吊,早世徂颠。于存弗养,于后弗临。

遗衍在体,惨痛切心。形影尸立,魂爽飞沈。

在昔蓼莪,哀有馀音。我之此譬,忧其独深。

胡宁视息,以济于今。岩岩丛险,则不可摧。

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

思若流波,情似坻颓。诗之作矣,情以告哀。

形式: 四言诗

从军诗五首(其四)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形式: 古风

从军诗五首(其二)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