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晖阁。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曲阑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

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拂晓时分,云母窗透出稀薄的晨烟,龙气般的香气在凝晖阁中弥漫。
细雨蒙蒙,杏花盛开的天气,帘外春天的威力透过罗幕显现。
弯曲的栏杆和倚靠的窗槛上装饰着金色麒麟,沙苑与翠绿的郊野相连。
马厩中的马儿无法品尝到芳草,路上行人也不敢沾染飞扬的尘土。

注释

云母:一种透明的矿石,常用于窗户装饰。
龙气:古人认为龙有神秘的气息,此处形容香气浓郁。
霏霏:形容雨点或雪花细密的样子。
罗幕:丝织的帷幕,古代贵族常用的遮挡物。
伏槛:趴在窗槛上,这里指栏杆。
翠茵:翠绿的草地。
啮:咬,这里指马吃草。
流尘:流动的尘土,形容环境清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晖阁。" 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早晨微薄的云雾和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的温暖画面,诗人巧妙地用“云母”比喻窗户,既传达了春日清新之气,又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寂寞。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春雨中杏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霏霏”一词传达了细雨如织的氛围,而“帘外春威著罗幕”则是对室内外春意盎然的形象化表达。

"曲阑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 这两句诗笔触转向庭院中的景致,通过“曲阑伏槛金麒麟”描绘出园中精美的装饰,而“沙苑芳郊连翠茵”则展现了春天草木蓬勃的生机。

"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保护之心,诗人似乎在感慨于即使是马也无法享受这份美好,更遑论人类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美好的春日世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赞赏。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艺于庭亦既逾岁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反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流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贞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吴苑行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形式: 古风

张静婉采莲歌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边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

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芒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苏小小歌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