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婉采莲歌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边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

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芒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形式: 古风

翻译

兰膏滑落,红玉般的秀发映春色,燕钗垂落,如云朵般翻滚。
城边的杨柳在傍晚显得娇媚,门前的小溪泛起粼粼波光。
贵公子如麒麟般威仪,骑着饰有珂马铃铛的马,穿过春天的小路。
舞者轻盈,衣袖无力,剪断的鲛绡在春光中破碎。
她抱着月亮,身姿如烟,纤细的腰肢惹人怜爱。
秋日罗衣随水波动,露珠重,花香浓郁却不散去。
鸳鸯戏水,池塘满溢,绿色的莲叶如小米粒般密集。
一夜西风吹雨,花瓣零落,浅淡的红颜带愁绪。
船头折断的藕丝暗中牵连,藕根与莲子紧紧相连。
郎君的心如明月,圆满无缺,十五十六的清辉皎洁。

注释

兰膏:形容女子的脂膏,这里指美人的妆容。
红玉:比喻女子的肌肤白皙。
麒麟公子:比喻英俊高贵的青年。
珂马:镶嵌宝石的马饰,象征贵族身份。
掌中无力:形容女子舞姿轻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张静婉采莲歌》,通过对兰膏、燕钗等饰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采莲时的美丽与活泼。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女性之美的颂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

首句“兰膏坠发红玉春”中的“兰膏”,即头饰,形容女子装扮后的华丽;“燕钗拖颈抛盘云”则是对她颈部饰物的描写,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接着,“城边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将采莲的场景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恬静、和谐的氛围。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中的“麒麟公子”应指男子形象,而“珂马珰珰度春陌”则是对他们骑行的情景描绘。诗人在此展现了男子与女子共享春日的欢乐,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则是对女子舞动时衣衫飘扬的形象描写,而“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则更深入地刻画了女孩子的体态和神情。

诗中还有一些细节,如“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描述的是莲叶与水面相接时所产生的景象,以及水中的荷花散发出的香气。这些描写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中的“一夜西风”预示着季节的变换,而“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则是对采莲后留恋之情的抒发。末句“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通过比喻和数字的运用,表达了对满月和青春的无限眷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生动的笔触,更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杂歌谣辞.苏小小歌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形式: 乐府曲辞

走马楼三更曲

春姿暖气昏神沼,李树拳枝紫芽小。

玉皇夜入未央宫,长火千条照栖鸟。

马过平桥通画堂,虎幡龙戟风飘扬。

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

形式: 古风

鸡鸣埭曲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形式: 古风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

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

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

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

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

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

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