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部苏侍郎赴南阳

拜命辞台席,扶亲道更光。

风流在东阁,优逸是南阳。

治箧排宸翰,行衣带御香。

裤襦编户暖,扇枕板舆凉。

铃阁留僧饭,书斋著道装。

遗踪寻耿邓,善政法龚黄。

潭净秋收菊,郊平晓坐棠。

未应淹郡国,即是复岩廊。

一息同鹏鸟,重来浴凤皇。

贰卿三十八,羞杀老冯唐。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接受任命离开官署,携亲出行显荣光。
才情洋溢于东阁,悠闲自在于南阳。
整理行囊满是皇家墨宝,穿着御赐衣物带着香气。
百姓衣裳温暖如春,扇子枕头乘车出行凉爽。
铃阁款待僧人,书斋身着僧侣服装。
追寻先贤耿邓足迹,效法善政如龚黄。
潭水清澈秋收菊花,郊野平静清晨坐在棠树下。
不应久滞于州郡,此行如同回归朝廷殿堂。
如同大鹏展翅,再次归来凤凰池边。
位列二卿已三十八岁,令老冯唐都感到羞愧。

注释

拜命:接受任命。
台席:官署。
扶亲:携亲出行。
东阁:指有才华的地方。
南阳:古代地名,象征悠闲之地。
宸翰:皇家的笔墨。
御香:皇室的气息。
裤襦:平民百姓的衣服。
板舆:简易车。
铃阁:官署中的小楼。
耿邓:古代贤臣。
龚黄:指公正廉洁的官员。
潭净:清澈的潭水。
秋收:秋季丰收。
淹郡国:长期滞留州郡。
岩廊:朝廷的殿堂。
鹏鸟: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
贰卿:二品官员。
羞杀:使...感到羞愧。
冯唐:古代贤臣,此处表示对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礼部苏侍郎赴南阳》。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南阳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友人的不舍和期盼。

“拜命辞台席,扶亲道更光。”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又温馨的画面。这里的“拜命”指的是官员接受皇帝的命令赴任,而“辞台席”则是离开朝廷的意思,通过“扶亲道更光”,诗人表现了对这位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风流在东阁,优逸是南阳。”两句,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风流”指的是清新雅致的文风,而“东阁”则可能暗示了一种高洁或理想的空间。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苏侍郎赴任南阳后能享受优美生活的期望。

“治箧排宸翰,行衣带御香。”这两句,则描写了官员赴任时所携带的文书和物品。“治箧”指的是整理好文书文件,“排宸翰”则是排列着珍贵的墨宝。而“行衣带御香”,则表明这位官员不仅精神上受到皇恩浩荡的滋润,连所穿的衣物都充满了帝王的馨香。

诗中还有一些细节,如“裤襦编户暖”、“扇枕板舆凉”,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和清凉做出的生动描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铃阁留僧饭,书斋著道装。”这里的“铃阁”可能指的是寺庙,而“留僧饭”则表现了一种慈善之举。“书斋著道装”,则是对苏侍郎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一种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遗踪寻耿邓,善政法龚黄。潭净秋收菊,郊平晓坐棠。”则是对苏侍郎到任后能继续留下美好的治绩和文化遗产的期许,同时也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状态。

诗末的“未应淹郡国,即是复岩廊。一息同鹏鸟,重来浴凤皇。”则表达了对苏侍郎不久后能再次回到朝廷,甚至能够像神仙一样升华的美好愿景。最后,“贰卿三十八,羞杀老冯唐。”则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誉之词,或是对友人某种品质的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赴任官员的美好祝愿,表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

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

朝簪还獬豸,尘世谢蜉蝣。

拂袖人生事,县车帝命优。

名光新日历,官占好词头。

应宿郎曹美,寻仙物景幽。

绣衣移蕙带,骢马换耕牛。

对枕莲峰翠,当门瀑布流。

妻闲栽药草,儿戏杂猿猴。

买竹凭牙板,疏泉湿鹿裘。

四推离督责,三院肯淹留。

接武陶贞白,差肩许远游。

十洲如得侣,万户任封侯。

脱洒因君去,龙钟使我羞。

迁莺情最洽,化鹤术难求。

掌诰无文彩,谋身足悔尤。

紫垣频忝窃,白发合归休。

应琏叨三入,张衡志四愁。

亦期婚嫁毕,攘袂逐浮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赵令公西京留守

勋业与谁同,萧何第一功。

两朝行直道,万国变淳风。

微恙妨三接,辞荣动四聪。

白麻宣上阁,清洛守离宫。

让表回宸翰,朝辞泣舜瞳。

对深移五刻,官重带三公。

凤浴荀池暖,龙蟠洛邑雄。

位尊非借寇,神爽近维嵩。

导骑香尘细,肩舆晓雾笼。

下车鶗鴂语,开宴牡丹红。

温树深严梦,甘棠蔽芾丛。

趋庭采兰子,投刺茹芝翁。

广化如灵鹫,天津似綵虹。

先皇陵树老,白傅影堂空。

春馔思山蕨,秋屏画水荭。

御泉通廨宇,禁柳映帘栊。

元老优游盛,明君眷注隆。

更须归相府,特地代天工。

永佐千年运,重颁九锡弓。

不同崔四入,正在乱离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寇谏议赴青州

表海镇峥嵘,枢臣辍禁庭。

两蕃申族帐,七县造图经。

密勿君恩异,循良祖德馨。

旌旗驱驿路,鼓角出郊坰。

归梦寻温树,行尘动福星。

上仪三道判,排设十间厅。

风静衙门戟,霜寒郡阁铃。

看山楼号白,封社土分青。

花好诗难惜,梨甘酒易醒。

徵还都几日,莫爱妓娉婷。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乾明节观群臣上寿觞诗

甲观正储祥,群臣献寿觞。

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

环佩和仙乐,衣冠惹御香。

玄天共悠久,碧海比灵长。

葵藿心无异,鸳鸿翅有行。

何当随近侍,同此祝无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