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伟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扬子》。在鉴赏此诗之前,我们先要理解其背景和作者心境。
首句“千古雄文造圣真”表达了对千年来杰出文学作品和圣贤之言的赞美之情,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自身文学创作和思想追求的一种自信与理想。这里的“造圣真”可能指的是通过文学创作来达到圣人的境界,即用文字来表达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智慧。
第二句“眇然幽思入无伦”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深入思考的状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宇宙万物、天地自然规律等哲学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这些思考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畴,进入一个无边界的领域。
第三句“他年未免投天禄”中,“他年”指的是过去或将来,"未免"意味着难以避免,而“投天禄”则是指接受上天所赐予的福泽。在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宿命论或者说对自然规律的顺从态度,认为个人的成就与失败都是无法抗拒的命运。
最后一句“虚为新都著剧秦”中,“虚为新都”很有可能是指王安石主持的庆历新政,"著剧秦"则可能是在比喻自己的改革举措像战国时期晋文公用贤臣丞相赵衰(即赵盾)辅佐国事、推行新法一样具有重要意义。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自己政治理念和改革措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自信、决心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
当时荐口终虚语,赋拟相如却未工。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芙蓉夜涌鳜鱼飔,此夕苕箪来梦知。
为有清虚鸳阁晚,无劳幽诡蝶花滋。
仙人欲下防深漠,苍影翩然入窦湄。
已是明雯星露会,乌啼灯外见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