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
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训蒙绝句·唤醒》。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多与教育、道德修养相关,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旨在教导人们通过内心的努力与反省,来检验自己的勤奋与懈怠。
诗中的“二字亲闻十九冬”,可能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学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思考,对某些道理或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向来已愧缓无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因行动迟缓而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果感到惭愧的心情。“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认为通过内心的不断修炼和反省,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自己的勤奋与懒惰,从而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作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我提升,达到更高的境界。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药病须还考自知,和根新断为人机。
心随身上门常闭,课罢苔封候夕晖。
不是书生不阨穷,道穷何所愧于中。
贪求贪欲贩夫事,于此不安须彼从。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照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乘车载人危,食禄忠人事。
忠既无所施,一死以明志。
死亦人所难,贤者胡独异。
黄冠旋故里,文山曾有意。
首阳归路绝,舍生乃取义。
哀哉赵总戎,信国傥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