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促辔数残更,似闻鸡一鸣。
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
笳鼓远多思,衣裘寒始轻。
稍知田父稔,灯火闻柴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启程时的景象和心情。开篇“促辔数残更,似闻鸡一鸣”两句,写出了拂晓时分,主人公准备上路的情形,其中“促辔”指的是骑马时用来控制马速的辔头,“数残更”则是时间即将到来的暗示,而“似闻鸡一鸣”则表明天已蒙蒙亮了,但鸡尚未高声报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接着,“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两句,则是对旅途中的情景进行描绘。这里,“春风马上梦”可能暗示着旅人在骑乘过程中不自觉地沉浸于某种美好的回忆或幻想之中,而“沙路月中行”则直接写出了夜行的场景,月光下,旅人的影子投在沙路上,显得既寂寞又神秘。
诗人通过“笳鼓远多思,衣裘寒始轻”两句,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以及身体上的感受。在这里,“笳鼓”是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行进的乐器,其声音传来,往往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和乡愁,而“衣裘寒始轻”则说明了天气的寒冷,旅者虽加着衣裘,但仍感觉到微薄的凉意。
最后,“稍知田父稔,灯火闻柴荆”两句,则是对田野劳作之人的赞美和生活情景的描写。“稍知田父稔”表明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以求丰收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而“灯火闻柴荆”则是在夜晚,通过窗外传来的柴火燃烧的声音,感受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和安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旅行情境以及人文关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一般指郭元振。名震,以字行,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