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敏卿提领

墙东老桧屋三间,几案亭亭背远山。

时事浮云苍狗变,机心沧海白鸥閒。

归与乍出红莲幕,行矣催归玉笋班。

老子婆娑今得计,底须坐客唱阳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叶敏卿提领》,通过对墙东老桧屋的描绘,展现了友人即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场景。首句“墙东老桧屋三间”点出友人的居所环境,古朴而宁静。次句“几案亭亭背远山”,进一步描绘了屋外的景色,几案的静谧与远处山景相映成趣。

“时事浮云苍狗变,机心沧海白鸥閒”运用比喻,暗示世事如白云苍狗般变化无常,而友人的心境却如沧海中的白鸥般超脱,不为世俗所累。接下来,“归与乍出红莲幕,行矣催归玉笋班”表达了对友人从繁杂政务中解脱出来的羡慕和对其新生活的期待,以“红莲幕”和“玉笋班”象征华丽的官场生活。

最后两句“老子婆娑今得计,底须坐客唱阳关”中,“老子婆娑”形容友人年迈但自在的样子,“得计”则表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需要离别时的伤感歌曲。“底须”即何必,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过于伤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寄寓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卫月山归乡

胪传居第一,科目艳当年。

慷慨诛奸佞,从容秉政权。

诸孙今白屋,旧物止青毡。

几见黄粱熟,何当铁砚穿。

书声月庑下,灯影雨窗前。

学者师王式,时人老伏虔。

不令官济济,空负腹便便。

桑葚鸮偏恶,桐花凤可怜。

纵无当食禄,犹有可耕田。

卒卒才倾盖,依依愿执鞭。

二翁俱耄矣,一别重凄然。

握手出门去,桂花香满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节之衡之两舍人入燕

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

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拜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泪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形式: 古风

送仲华葛兄

蓉城诸葛何绵绵,一门青紫三百年。

闻孙流落湘江上,手握美瑾怀香荃。

夜行衣绣岂足荣,归梦皛皛经山川。

君家元有紫荆树,一枝两枝枯或妍。

当暑归来憩其下,俯仰陈迹心茫然。

墙东野人头雪白,乃翁坐上琴书客。

凤毛一见眼双明,豚犬吾儿空自责。

追思老少各时异,坐阅兴衰疑世隔。

江湖来往慎风波,他年重会铜驼陌。

形式: 古风

送刘青璧湖北道按察

飘然南去客,使者趣扬舲。

白帝秋云滑,黄牛暮雨腥。

寻诗行楚甸,问酒宿巴汀。

北道人多朴,无词到讼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