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二)送平仲学士

须句别驾伟仪刑,陵谷初无见坦平。

七子建安推世艺,五经中秘擅家声。

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

莫爱溪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须句别驾显威严,山陵沟谷皆峻峭
建安七子技艺冠群伦,五经秘籍家中声名扬
南宫聚会如梦境,东观分别空余情
勿贪溪堂美景月,尽早沿龙尾道前程

注释

须句:指官职或地位。
别驾:古代官职名称。
伟仪:威严的仪表。
陵谷:山陵和山谷。
坦平:平坦。
七子:指建安七子,古代文学团体。
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繁荣时期。
世艺:世代的技艺。
五经:儒家经典著作。
中秘:中央秘藏的学问。
擅:擅长,独占。
南宫:古代宫殿,此处指朝廷。
参掇:聚集,参与。
端:端正,犹如。
如梦:如同梦境。
东观:古代皇家图书馆。
分携:离别,分手。
空复情:徒然怀有深情。
溪堂:溪边的厅堂,美景之地。
好风月:美好的风景和月色。
龙尾道:可能指官道或通往重要地方的道路。
前行:向前走,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题为《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二)送平仲学士》。诗中,秦观以别驾刘仲平出使契丹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须句别驾伟仪刑”赞扬了刘仲平的威仪与才华,暗示他此行使命重大。接下来,“陵谷初无见坦平”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暗示路途崎岖,但诗人相信刘仲平能克服困难。

“七子建安推世艺,五经中秘擅家声”将刘仲平比作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赞美他的文学造诣和家族学问的传承。这句表达了对刘仲平深厚学识的肯定。

“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可能指的是刘仲平即将离开朝廷,前往边疆,诗人感到离别之情如同梦境般虚幻,又充满遗憾。

最后两句“莫爱溪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劝诫刘仲平不要沉溺于眼前的美景,应尽快踏上征程,朝着目标前进,寓意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仕途的深沉思考,体现了秦观诗歌的深情与哲理。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驾幸太学

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一麾出守著威名,凶讣西来上为惊。

玉帐笑谈成昨梦,锦囊书札见平生。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

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一)

词场英妙气如虹,出入青云见事功。

流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

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

诏墨未乾人奄忽,伤心江汉日倾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寓直有怀参寥

觚棱金爵自岧峣,藏室春深更寂寥。

扪虱幽花攲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

文书几上须髯变,鞍马尘中岁月销。

何日一筇江海上,与君徐步看生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