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侍郎四川制置分韵得盖字

恭惟皇上心,纳纳天同大。

明命辍禁游,往抚蜀彫瘵。

蜀山在何许,斜阳点鸦背。

家住扶桑东复东,却望斜阳铁山外。

金头奴子扼熙秦,银州兵马冲兰会。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里致钟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县官无蓄租,百姓无藏盖。

上有苍苍之高天,卒然叫呼不可待。

阃外万戚休,只以一身佩。

我于公行无所赠,筮言得咸为艮兑。

艮山本中虚,兑泽乃上溉。

独于九四论心体,而以朋思为障碍。

愿公书此象,长于卧兴对。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难易。

思耕亭前先郑碑,更看他年后郑记。

形式: 古风

翻译

尊崇皇上的心,如同天地般宽广。
皇上发布命令,停止游玩,前往安抚困苦的蜀地。
蜀地的山峦在哪里?夕阳下乌鸦落在山脊上。
我家住在扶桑东边再向东,遥望夕阳下的铁山之外。
金头奴子控制着熙秦之地,银州兵马冲击兰会一带。
让我六年来日夜期盼烽火,战士们空守边疆枕戈待旦。
让我千里迢迢运送钟磬,居民们因粗食而哭泣。
官府没有积蓄,百姓没有存粮。
头顶苍穹,突然的呼唤无法抵挡。
朝廷之外的忧虑暂息,只留下您一人担当。
我对于您的行为无以馈赠,占卜之言显示艮兑之象。
艮山象征内心空灵,兑泽则象征上进的滋养。
特别关注九四爻的寓意,但朋党思想成为阻碍。
希望您写下这个卦象,常以此自省,无论卧床或起身。
蜀道险峻如青天,蜀地平野广阔,君侯的决心决定一切的艰难易行。
思耕亭前有郑氏先人的碑文,期待未来更多郑氏事迹涌现。

注释

皇上:皇帝。
纳纳:广大、宽广。
辍:停止。
蜀彫瘵:形容蜀地困苦的人们。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
居人:居民。
苍苍:深蓝色,形容天空。
艮兑:八卦中的两个方位,象征决策和变化。
朋思:朋党思想。
书此象:写下这个卦象。
思耕亭:可能指一个与农耕有关的亭子。
郑碑:郑氏祖先的碑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郑侍郎四川制置分韵得盖字》,表达了对郑侍郎出川任职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以皇上的仁心开篇,暗示郑侍郎的任务重大,需要像天一般包容和公正。接着描述了蜀地的偏远与艰难,夕阳下鸦群点缀山脊,寓言郑侍郎将面对的挑战。

诗人提到烽火连天的战事和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痛惜和对和平的期盼。他指出官府和民众皆困顿,期待郑侍郎能带来改变。接下来,诗人以卦象比喻,艮山象征郑侍郎的内心,兑泽代表他的施政,希望他能洞察百姓疾苦,排除障碍。

最后,诗人鼓励郑侍郎保持坚定的决心,相信他的公正之心能使蜀地局势好转,同时提及思耕亭和郑碑,寓意郑侍郎的治政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寄寓了对郑侍郎的厚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侯成甫归蜀

雁声砧杵霜满洲,高桅大舶行清秋。

长安白日误双鬓,故国青山明两眸。

前宵大江半归壑,来岁候虫已坏宅。

无踪天马常往还,不信人间有终屈。

形式: 古风

送赵编修知眉州分韵登字

炎炜烁穹昊,火云助其烝。

冠巾拂尘土,庭户喧蚊蝇。

便面不停举,况欲填吾膺。

其间寂寞人,随念生凉冰。

凉意方未透,一夕三四兴。

造物解人意,如叫呼得应。

越乡万里回,令名作先登。

固知栖栖者,得丧初何曾。

贤者于本朝,晓宿垂觚棱。

今日送枢掾,明日辞礼丞。

采采不盈掬,引去何如陵。

百忧结中肠,坐挑短檠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送徐校书知处州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

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

中道忽回薄,圭符下玉京。

彤幨曜白日,锦舆上头行。

扶桑揽余辔,缓步宽作程。

世间行己地,端亦胜蓬瀛。

谁乎低著身,哑咤闻新莺。

何如携令名,归以见母兄。

用世无小大,千里亦民氓。

少施五裤手,伫录屏风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秦秘监以显谟知潼川

杜侯归未几,又送秦侯归。

锦衣赫相望,里闬生光辉。

仅存二三士,去意不可羁。

王张屡乞身,余亦五请祠。

岂不明主恋,去就各有宜。

昔岁语杜侯,志得官无卑。

近忽省前误,热突无寒煤。

君门天九重,赤子命一丝。

诗书谩胀腹,字字不适时。

俯瞰大江流,仰看苍云移。

悠悠未有届,蹙蹙安所驰。

昊天岂民憎,翻覆不可期。

愿随力所逮,必以诚求之。

求之有弗得,况忍相瘠肥。

临分重回首,吾匪怀吾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