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观谒四贤祠

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

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

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天庆观谒四贤祠》,通过“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两句开篇,描绘了诗人前往天庆观拜谒四贤祠的情景,以“郭外”、“琳宫”、“石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幽静的氛围,同时“遗像一凄然”则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接着,“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这里“韩为字”可能是指韩愈,其字退之,常被用来指代文学家或思想家;“迁客”则泛指被贬谪的官员,此处可能暗指其他历史上的贬官人物。“播易连”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这里用以形容历史事件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更深处,探讨了宋朝东南地区的历史情感与人物命运,以及对魏公(可能指魏征)及其家族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恨”与“怜”分别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最后,“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两句以浪漫而略带神秘的笔触收尾,想象着这些历史人物的灵魂在天上自由翱翔,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关于祭祀与信仰的思考——是否可以借由椒浆(一种祭祀用的酒)来接近或纪念这些逝去的灵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信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观音岩李景渠邀予同赋

大士何年苦行归,果成随处辟岩扉。

长江不隔人间路,邃洞应藏道者机。

石髓夜凝千手相,山花春染五铢衣。

闻声欲救恒沙苦,可使呻吟满近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楞伽峡

何年巨斧擘崔嵬,百怪?砑并水隈。

乍似惊猿升木去,又如驯鹿献花来。

千寻玉笋云长护,万朵琼花雨自开。

倚棹几回看不足,中流榜枻莫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清远邀李景渠小集鳌塔寺

江上遥山碧四围,相将仙侣辟禅扉。

玉山濯濯挥谈麈,金地涓涓曳舞衣。

一曲暂留双旆驻,孤怀先逐片帆飞。

与君共有缑山约,鹤驾无妨早晚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清远巡城

一环孤垒枕江壖,春树浓生万井烟。

往事愁闻天顺日,新城恨割地维偏。

鲛人有泪珠仍泣,狼子难驯性易迁。

为语陴关诸将吏,绸缪蚤及未阴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