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诗中描绘了巡海之旅的壮阔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楼船遥指越王城”,以楼船远眺越王城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氛围。接着“万里波涛按部行”,描述了巡海旅程的辽阔与艰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武力与和平的不同看法。门下之人谈论剑术,而江南各地则无处不在谈论军事,暗示了社会对武力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山东妙手的敬佩,同时也赞扬了友人马丈在海外的名声。通过对比,突出了对技艺与名声的追求与赞赏。
最后,“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这两句描绘了巡海途中偶遇天台山霞光初现的美景,诗人在此时提笔挥洒,文思如泉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激情与才华横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巡海之旅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武力与和平、技艺与名声的思考,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灵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