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

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

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诗中描绘了巡海之旅的壮阔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楼船遥指越王城”,以楼船远眺越王城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氛围。接着“万里波涛按部行”,描述了巡海旅程的辽阔与艰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武力与和平的不同看法。门下之人谈论剑术,而江南各地则无处不在谈论军事,暗示了社会对武力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山东妙手的敬佩,同时也赞扬了友人马丈在海外的名声。通过对比,突出了对技艺与名声的追求与赞赏。

最后,“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这两句描绘了巡海途中偶遇天台山霞光初现的美景,诗人在此时提笔挥洒,文思如泉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激情与才华横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巡海之旅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武力与和平、技艺与名声的思考,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灵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烟霞岭

烟霞不隔洞天遥,佛影千岩散寂寥。

绝壁倒衔沧海照,一峰高映赤城标。

白云家在时堪驻,紫气山深夜自朝。

莫被藤萝迷出入,相逢终日少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董生写四子图

客星遥犯洛阳宫,帝座云台路已通。

君自一毛求骏马,我将双眼送归鸿。

青萍交映千秋色,玉树长含万里风。

不是弟兄江海上,谁堪綵笔与争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一)

三天嘉树俨成行,下接枌榆即故乡。

远势不随双涧尽,层阴并落二峰长。

叶栖金掌仙人露,干挺乌台御史霜。

孔雀东飞烦再顾,欲从威凤托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二)

武林佳气日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

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

含凄风自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

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附高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