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其四)

辽海有黄鹤,翛然出尘姿。

结巢青松顶,百丈无柯枝。

磐石护其卵,清露哺其儿。

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

夕倦宿月窟,朝饥饮瑶池。

升高忽反顾,昔是今已非。

归来三叹息,尘俗无由知。

焉能与众鸟,碎啄随雄雌。

欲语不可了,复作摩天飞。

仰望邈不及,千载留馀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黄鹤在辽海的孤独与自由,以及它对尘世的超脱。开篇“辽海有黄鹤,翛然出尘姿”以辽阔的海为背景,一只黄鹤独立于尘世之外,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接着,“结巢青松顶,百丈无柯枝”描述黄鹤栖息于高耸的青松之上,远离尘嚣,隐匿于百丈之高的枝干之间,象征着它的高洁与超脱。

“磐石护其卵,清露哺其儿”则展现了黄鹤作为父母的责任与爱心,它们守护着自己的幼子,用清露滋养它们的成长,体现了生命与亲情的温暖。随着黄鹤幼子羽翼渐丰,“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描绘了它们展翅高飞,自由翱翔于天际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

然而,“夕倦宿月窟,朝饥饮瑶池”又暗示了黄鹤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界的规律与挑战,如夜晚需要栖息于月窟避风寒,清晨则需寻找瑶池饮水。这种既自由又充满挑战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黄鹤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适应。

“升高忽反顾,昔是今已非”表达了黄鹤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它在高处回望,发现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已经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生命变化的感慨。最后,“归来三叹息,尘俗无由知”则是黄鹤对尘世无知的无奈与叹息,它渴望与尘世沟通,但又深知两者之间的隔阂难以逾越。

“焉能与众鸟,碎啄随雄雌”表达了黄鹤不愿与普通鸟类一同生活,不愿遵循尘世的规则,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自由与独立。“欲语不可了,复作摩天飞”则展现了黄鹤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选择——继续飞翔,追寻更高的天空。“仰望邈不及,千载留馀悲”则是对黄鹤孤独与追求的永恒感慨,即使千年之后,人们仍能感受到它那深沉的悲凉与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黄鹤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个体与社会、自由与责任、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四首(其三)

秦皇灭诸儒,若人媚幽独。

偶来得名山,依山结茅屋。

希声陶淳风,无意蕲绝俗。

儿孙日以远,几见碧桃熟。

渔郎从何来,延缘寒溪绿。

兹游窥天秘,平生未经目。

颇见有此容,父老邀我宿。

清谈略晋魏,世路嗟翻覆。

淹留信可乐,离念苦羁束。

幡然理回棹,瑟瑟风吹足。

往来记行迹,溪路三四曲。

机心不自閟,何事惊麋鹿。

回首不逢人,白云渺空谷。

形式: 古风

钱王守凫墩在临安道左

山下灯龛挂纸钱,水杨墩上草芊绵。

高人不要金丸用,买得三吴八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杂兴

世奕奔趋若决河,谁将独力障颓波。

指衣太守存唐苦,循发将军负汉多。

薜芷不芳甘自变,白圭有玷尚堪磨。

是非勿与时人说,为就重华述《九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卢明之开垆

懒作西风汗漫游,归谋诸妇此淹留。

采花墩近初成酒,种秫田多早带秋。

燕颔已空西塞梦,犊裈莫遣远山愁。

沧江留得偏醒客,袖手时凭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